李瓊雖然敗給了林虎子,可是,大周帝國的重臣們,依然沒有把國力日益衰落的南唐放在眼里。
所以,李從善的被輕慢,朝臣們無人會冒著得罪李中易這個第八相的風險,去替他說話。
范質第一時間就知道了,李從善“受委屈”的現實,他只是笑了笑,啥也沒說。
楊炯起初沒想明白,恩相為何會如此,過了半天后,他恍然大悟,現在只是不想追究李中易輕慢貴客罷了。
等到將來應景的時候,時機一旦成熟,慢待下邦國使,必然會成為討伐李中易的罪狀之一。
大周,必定是文官士大夫們的大周,而不是粗鄙少文,不懂經書的下三濫丘八們的大周。
太祖高皇帝在位之時,曾親口許諾朕與士大夫共富貴
李中易雖未親耳聽說過這個典故,卻也得到李瓊的轉述,他當即聯想到了一句經典名言本朝與士大夫共天下
唐朝前期之所以那么強盛,就在于,大唐初期的核心統治決策階層,其實是軍事貴族。
只不過,由于武則天是女主即位,擔心受到軍事貴族們的威脅,這才大力壓制軍事和文化舊門閥,重用科舉得官的新貴。
兩宋的士大夫,起初確實起到了抑制武人篡位的作用,只不過,隨著科舉官的不斷涌現,這些文官們,基于豐厚的政治和經濟利益,結成了腐朽的權力壟斷集團。
兩宋的士大夫。之所以要極力排斥武將,其根本性原因,其實是防止皇帝掌握軍權。
宋朝的皇帝,除了太祖和太宗之外。其余的諸帝,手上皆未掌握住絕對控制的兵權,即使想殺個把看不順眼的低級文官,也要看宰相們的眼色。
李中易故意找由頭晾著李從善,令文官們對他大為鄙視,有人甚至暗中罵曰鈴醫子。
老李家的老太公。李達和,年輕的時候,曾經做過一陣子的江湖游醫,成日里搖著鈴聲,等人尋他看病。
罵李中易為鈴醫子,實際上。等于是揭開了老李家的舊傷疤貴府如今是闊了,想當初可是不入流的賤戶啊。
李中易很快就知道了,是誰這么作賤他,只不過,他并沒有當回事。
為了逃命丟下親兒子的大流氓劉邦,因為怕死而鉆褲襠的韓信,差點被扔在蘇區等死的毛太祖。這些大人物在功成名就之前,也都曾經落魄過。
當初,李達和落難之后,李中易如果不是絕地展開了反擊,只怕是至今還是個階下囚,或是卑賤的奴隸。
女怕嫁錯郎,男怕入錯行,李中易在關鍵的時候。敢于出手,并抓住了稍縱即逝的機遇,一舉扭轉了乾坤。
勝利者,是不容被謾罵的,李中易如今既是朝廷的宰相,又是百戰百勝的名帥,豈會在意區區蒼蠅們的添亂
隨著出殯的時日臨近,各國的使者紛紛來到開封城中,向大周帝國的先主,表達一分心意。
李從善被請進了館驛之后,就再也沒有出過門,原因很簡單,劉金山安排的開封府的左右軍巡院的鋪兵們,將館驛圍了個水泄不通,別說李從善,就算是一只蒼蠅,也不可能飛得出門。
李從善此行之中,帶來了不少金珠財寶,他本打算,大撒錢財,賄賂一些大周的重臣,幫著南唐說好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