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炯見他自己猜對了范質的心思,按捺住心下的喜悅,小聲說“方才,在下出門巡視各房的時候,偶然聽人說及北邊的戰事,有人說,能御契丹蠻子者,非李無咎莫屬。”
范質不動聲色的看瞥了眼楊炯,唉,他的這位心腹門下,什么都好,唯獨心思頗重,心眼太窄。
此前,李中易在政事內辦公的時候,暗中整治了楊炯好幾回,迫使楊炯收斂了許多首相門人的傲嬌。
范質的耳目異常之靈通,他早早的就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只是故作不知罷了。
儒門中人修身的要訣之一,便是中庸之道,在其位謀其政,不在其位三緘其口,方為立身處世的正道理。
就范質的本心而言,李中易讓氣盛的楊炯吃點苦頭,其實并不是什么壞事,玉不琢不成器嘛
范質故意略過了楊炯的刻意挑撥,嘆了口氣說“可惜的是,太后娘娘那里難以說通啊”
楊炯異常熟悉范質的作派,心知座主不悅,他當即收起私藏的小心思,一本正經的說“耶律休哥破了霸州之后,兵鋒必定直指大名府,要知道,大名府符家可是太后娘娘的娘家啊。”
范質微微搖頭,說“別人可以用符家有難來說事,老夫卻絕對不可。”
楊炯眼珠子微微一轉,立時明白,范質話里的隱藏著的深意。范質能夠坐穩首相之位,除了他深受先帝的寵信,一直掌握著政事堂的大權之外,如今也十分需要符太后的鼎力支持。
如果,范質用符家有難,必須啟用李中易作為理由,符太后多半會妥協。可是,有朝一日符太后醒過神來,對范質起了疑心,那個麻煩可就大了
小皇帝今年不過七歲而已,到十五歲大婚親政之時,足有八年之久。這就意味著,至少在這八年之中,范質都必須獲得符太后的絕對信任和支持。
權力的誘惑,絕對可以使人,上癮著魔
已經嘗過好多年首相滋味的范質,絕不希望丟掉,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的無上榮光
楊炯遲疑了一會兒,小心翼翼的建議說“相公,不如就讓石守信領兵北上,此人倒是頗為知兵。”
“若是石某人打輸了,到時候,莫說區區大名府,開封府必定危如累卵,李谷和王溥豈能坐視此等良機老夫恐難安于首宰之位啊。”范質對楊炯的信任,甚至超過了家中的幾個兒子,很多心里話也直接說了出來。
楊炯心頭猛的一凜,在李中易擊敗屬珊軍之前,國人一向視契丹人為洪水猛獸,十分畏懼契丹蠻子那勢不可當的兵鋒。
石守信也算是一位名將,只是,此人雖然參加過高平之戰,也只是跟在先帝的身后,沖鋒陷陣罷了,并無任何值得一書的顯赫戰功。
安排這么一個人,統帥朝廷僅剩的最后一撥精銳禁軍北上御敵,其中的巨大風險,不問可知。
整個難題繞了一大圈之后,再次回到原點,怎樣才能說服符太后,略微放軟一些身段呢
這的確是個擺在范質面前,十分要命的大問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