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烈介紹完畢軍情之后,李家軍中的將領們,紛紛擠到軍用沙盤或是輿圖旁邊,指指點點的大聲發表著自己的看法。
折從阮以前也聽說過,李家軍的軍議一般分為三個階段,其一曰學堂,其二曰農村集市,最后是一言堂。
楊烈剛才把軍情詳細的擺了出來,折從阮聽得津津有味,暗暗感慨不已細到令人發指的程度啊
折云水也聽傻了眼,楊烈介紹的軍情之中,居然細化到了,連某村有幾口水井,都給涵蓋了進去,李家軍這是要干嘛
李中易含笑坐在帥椅之上,瞇起兩眼,側耳傾聽部下們,仿佛幾千只鴨子一般,彼此之間唇槍舌劍,吵得不亦樂乎。
軍隊,原本就是最不講究皿煮的地方,但這并不影響決策之前的集思廣益。
老話說得好,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李家軍參議司的參議們,雖然個個精明強干,但畢竟不是超算電腦,難免有些考慮不周的地方。
為了提高作戰效率,李中易一直以來,都采取的是,參議司作戰基本要素和可能的方案,將領們一起商議,大家可以吵得天昏地暗,而不需要承擔半點責任。
不管,參議司和將領們最終能否達成共識,李中易作出拍板的決斷之后,即使是爭議也只能私下里保留。
此所謂,軍令下達之后,誰都不允許繼續說三道四。只能無條件堅決執行。否則,就是掉腦袋的大罪。
在李家軍中,掉腦袋的重罪,其實非常之少。很多輕微違反軍法的行為,都是用軍棍狠狠的揍屁股。
所謂七十二斬的大周軍規,早就被李中易改得面目全非,變成了一紙空文。
真要執行七十二斬的話,咳,羽林右衛的將士們。估計都會被殺光了
原本就不具有可行性的嚴苛軍法,李中易自然是一改到底,取而代之的是扒了褲子,打軍棍
折從阮有趣的望著,七嘴八舌,爭得面紅耳赤的李家軍將領們。默默的放下手中的茶盞。
眼前仿佛菜園門一般的場景,讓折老令公聯想起折賽花書信中的一句話此誠前所未見之新氣象也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折從阮下意識的扭頭看向站得畢恭畢敬的折家兒郎們,他不由暗暗一嘆,還未開戰已分勝負啊
大約兩個多時辰之后,李家軍的將領們。吵完了。他們大致分為兩派,一派主張夜間偷襲圍困在洺州城外的契丹人,這么干的收益最大損失最小;另一派則主張,正面擊敗契丹人的軍陣,讓整個大周的北地,都知道李家軍的強盛
折從阮心中暗驚,李家軍啥時候強悍到,可以和三萬多契丹人正面決戰的程度了
李中易不動聲色瞟了眼楊烈。淡淡的問他“白行,你意如何”
楊烈拱手朗聲答道“敵眾我寡,不如剪除部分羽翼之后,再與耶律休哥的皮室軍決戰”
劉賀揚見李中易的目光投注到了他的身上,他當即出列,拱手說“以我軍之實力,完全可以正面擊敗洺州之敵,則關門打狗之勢,必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