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這是被譽為猛虎營的第一軍第一營的吶喊聲。
“驅除韃虜,復我河山”李中易忽然停下腳步,當眾大聲疾呼,“我發誓,在我的有生之年,必定帶領你們,拿回屬于我們的故土”
“驅除韃虜,復我河山”
“驅除韃虜,復我河山”聲震云宵,蕩氣回腸,這是華夏兒郎們發出的歷史最強音
“大勢已成,兵鋒正銳,誰人可擋”折從阮暗暗大發感慨,李中易并沒有做太多的動員宣傳,可是,此時此刻的李家軍,已經徹頭徹尾的變成了一支決死哀兵
折從阮注意到一個現象,跟著李中易吶喊的,無一例外,全是軍官。李家軍的士兵們,只是握緊兵器,抿緊嘴唇,紋絲不動。
不動如山
折從阮的腦子里,立時就顯現出這個兵法上的著名詞匯,大軍即將決戰之際,成千上萬人的吶喊,肯定會驚動也許就在不遠處的契丹哨探。
打草驚蛇,智者所不為也
透過現象看本質,折從阮異常深刻的體察到了一種令人極其恐懼的力量萬軍如一人,沒有任何喧嘩之聲,你說可怕不可怕
身為西北的老軍閥,折從阮帶兵打仗,長達數十年的歲月,毫不夸張的說,眼前這支沉默的軍隊,最令他感到恐懼,心理上的壓力巨大
楊烈吩咐人抱來柴禾,于眾目睽睽之下,在中軍大帳門前的空地上搭起柴堆。
火葬,然后把每位袍澤的遺骨帶回家里去,這是李家軍早就約定俗成的慣例。
李中易小心翼翼的把壯士的遺骸,抱到柴堆之上,然后,大踏步走到一位中軍旗手的面前,從他的手中接過一面戰旗。
“我一定會替你報仇雪恨”李中易一邊喃喃自語,一邊將火紅的戰旗覆蓋在了勇士的遺體之上,并且親自舉火。
雄雄烈焰,瞬間吞噬掉勇士的遺體,可是,烈士的音容笑貌,已經永遠的活在大家的心中
“全體都有,聽我口令向我們的民族英雄唐中華,敬禮”李中易猛的轉過身子,面向他一手組建的鐵軍,大聲下達命令。
“轟。”無數雙打立正的腳后跟碰觸在一起,發出沉悶的響動。
“轟。”無數只右手,狠狠的捶在胸口處,迸發出無盡的哀思。
“刷。”無數雙手臂垂下,與戰袍之間摩擦,竟然匯聚成了凜冽的一陣怪風。
“我命令,按照參議司的第三套作戰方案執行作戰任務。”李中易當眾下達了作戰的指令,隨即整個羽林右衛的大營,全都動了起來。
宋云祥當即手捧著作戰計劃,遞到李中易的面前,李中易提筆在手,當眾簽字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