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不打草驚蛇,李中易原計劃等天黑了,再整軍出發,反偷襲契丹人的伏兵。
可是,天不遂人愿,臨近黃昏的時候,突如其來的傾盆大雨,瞬間將李、折聯軍的將士們,澆得渾身濕透,狼狽不堪。
折從阮背著手,站在李中易的中軍大帳前,透過重重雨幕,卻看到了令人異常震驚的一幕被淋成了落湯雞的折家軍將士們,四散開來,仿佛沒頭蒼蠅一般,到處尋找可以避雨的地方。
然而,李家軍的官兵們則在長官們的大聲喝令之下,紛紛打開各自的背囊,找出專門用來避雨的氈衣,罩在身上。
說時遲,那時快,從下暴雨開始,到李家軍的官兵們穿好氈衣,重新列隊完畢,充其量不超過二十個呼吸的時間。
不能餓著肚子打仗折從阮幾乎在剎那間,明白了隱藏在李中易這句話中更深刻的內涵打仗,的確打的就是后勤。
折家的兒郎們,由于準備不充分,還沒開戰,從頭到腳就已經徹底的濕透。
折從阮不敢確定,折家軍官兵們冒雨出兵偷襲,對于今晚的偷襲會造成多大的負面影響,可是,他卻明白,和好整以暇,準備充分的李家軍比起來,折家軍中的非戰斗性減員,肯定要大得多。
就在折從阮轉過身子的時候,突然聽見李中易的命令聲,“瀟松,傳令下去,把提前預備好的氈衣,發給折家軍的將士們。”
什么折從阮幾乎不敢相信他自己的耳朵。可是,李中易的軍令。言猶在耳,必不是虛言。
不當家不知道柴米貴。折從阮長期當家作主,他自然知道,一件精制氈衣的市場價值,至少在二貫錢以上。
李中易一出手就是一萬八千多件氈衣,而且,折家軍的將士們穿過的氈衣,也不太可能退還了。
僅此一項,就要好幾萬貫文,折從阮盡管早已是見多識廣。依然暗暗咂舌,李無咎有錢之名,果然不虛
隨著李中易的一聲令下,李云瀟指揮著中軍的牙兵牙將們,將庫存的氈衣,一一發放到折家軍官兵們的手上。
折云水雖然穿上了擋雨的氈衣,可是,當他看見折家的兒郎們歡欣鼓舞的模樣,心里卻泛上一股的莫名其妙的滋味。
“財大就是氣粗啊”折御江湊到走神的折云水身旁。陰陽怪氣的大發牢騷。
折云水沒有回頭去看折御江,折御江對折云水獲得了者從阮的看重,私下里頗有些怨言,兩人之間的關系。也就是維持個面子罷了。
折御江和折云水其實都是折從阮的堂孫輩,折云水原叫折御水,由于軍事才能過硬。被折從阮看中,特意將御字改為云字。
其中的內涵。老折家的人,其實都心知肚明折從阮這是既要培養家族的后起將星。不不至于讓他們危險到折御勛或是折御卿的繼承地位。
換句話說,除了沒有家主繼承權之外,折云水和折云山,那可是老折家妥妥的實權派。
折御江也不介意折云水沒搭理他,自顧自的說“咱們家大妞,嫁了個既有權有勢,更有錢的如意郎君。這財大就是氣粗啊,看把咱們的兒郎們羨慕得,都快要流口水了啊。”
折云水瞥了眼說怪話的折御江,心里暗暗冷笑不已,嘴上卻說“老祖宗定的親事,你若不滿,盡管找老祖宗說去”
折御江臉色有些發僵,借他八百個膽子,也不敢去找折從阮說這種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