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易捶了捶胸,笑瞇瞇的從牙將身前走過,與此同時,豎起手指擋在唇邊,示意那牙將不得發聲。
任何人進入參議司的營帳,都必須亮明身份,這是李中易定下的鐵律,包括他自己在內,也不例外。
軍隊,就是軍隊,不是販子們的菜園門,阿貓阿狗都可以混進參議司的營帳,那還得了
李中易駐足于帳前,抬手輕輕的撩起帳簾,就見帳內燈火通明,參議們正忙得熱火朝天。
參議司的軍帳,一共三座,一大兩小,李中易所處的位置,正是參議司的中樞大帳,也就是宋云祥辦公的地方。
軍帳的正中央,掛著一幅碩大的軍用輿圖,輿圖前邊是便攜式軍用沙盤,沙盤兩側各有一張寬大的長條折疊桌,桌子四面圍滿了參議司的精英們。
機動性,一直李中易所追求的基本素質,所以,軍中的桌椅全部都是用木楔固定的樣式,隨時隨地都可以拆卸下來帶走。
李中易站在帳門邊,有趣的望著正在爭吵不休的參議們,心里暗道,吵吧,吵得越激烈越好。
一戰前,德國陸軍的強大,令李中易印象極其深刻。普魯士軍事崛起之后,連戰連勝,勢不可當的秘訣,一是鐵血宰相的外交政策異常厲害,一是掌握一切的總參謀部制度,確保了普軍通過廟算,大大提高了作戰的勝率。
李中易現在所做的工作,都是為建立鐵軍的傳統,打下堅實的基礎。
名將,可遇而不可求,幾百年也許才出一個軍事奇才。
站在李中易的立場之上,與其把打勝仗的希望寄托在名將的身上,不如通過系統正規專業化的培訓和學習,把大量尋常之才的軍事素養,培養到水準之上。
通俗的說,折家近百年來,能夠以弱勢兵力,一直雄居西北諸雄的前茅,和他們家成熟的培養軍事人才的制度,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將門世家,與寒門武夫的區別,其實就在于,將門世家可以利用財勢,將先輩留下來的作戰經驗,通過傳男不傳女的方式,一代接著一代的傳下去。
在沒有軍校的時代,一旦武將世家站錯了隊,或是在爭霸中落敗,這就意味著,傳承的中斷
很多具有實戰意義的經驗和教訓,往往就在敝帚自珍或留一手的陋習之中,淹沒在歷史的長河里。
李中易目前雖然兵不過數萬,可是,軍事集團的框架,卻是按照爭霸天下的格局來搭建的。
一旦形勢十分的有利,李家軍有條件擴軍備戰,精干的基層軍官團,以及高效運作的參議司,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根據哨探的情報,契丹人采取的是圍三缺一的老套路,只要符家軍敢于出城充當誘餌,我軍趁勢從后面掩殺,必是大獲全勝之局。更重要的是,這么安排,我軍的損失會非常之小。”
李中易微微瞇起兩眼,聽聲音,應該是軍中的后起新秀,前任鋒銳營指揮,現任參議司檢校左副參議的何天貝。
何天貝,出身于夏州,他父親在世時,家境還算是不錯,有百余畝地的祖產。
后來,黨項人崛起之后,拓拔家倒行逆施,異常歧視中原漢民,強行搶走了何家的上好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