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茵茵走了,竹娘的心里舒坦了許多,她悉心的伺候著李中易,穿上衣甲,換上戰靴。
“爺,馬上要急行軍八百余里,奴家擔心您的身子骨”竹娘有些擔憂的望著李中易。
李中易露出邪魅的笑意,抬起右手食指,勾在竹娘的下巴上,輕聲說“爺的身子骨好不好,時間長不長,你不是最清楚的么”
“啐。”竹娘羞得滿面通紅,她和李中易做夫妻已久,李中易的歪話,她豈能不懂
“哈哈”李中易開心的大笑了起來,竹娘性格異常之豪爽,頗像折賽花,唯獨羞于提及床第間事。
大軍原本就只是臨時宿營歇息,并未搭建帳篷等物,所以,開拔的速度,更勝往日。
一刻鐘后,第一撥先遣隊,已經乘馬出發了。由于,契丹人有四萬多人,數量遠勝于李家軍,參議司在原有的哨探數量基礎上,臨時增加了一倍的偵察力量。
李中易騎在“血殺”的背上,默默的注意著有條不紊的開拔大軍隊伍,心里不由暗暗有些得意。
這就是軍事體系先進的巨大力量
近代軍隊的模式,除了民族性和國家性之外,比皇朝軍隊更強調組織性和紀律性。
皇朝時期,無論是訓練,還是派兵出擊,幾乎完全依賴于大軍將帥的個人經驗和指揮能力。
說實話,人的精力永遠是有限的,尤其是大兵團作戰的時候,如果統帥需要事無巨細的處理各類軍務,難免會有遺漏的地方。
李中易一手打造的李家軍,卻有著本質性的不同,他只需要根據準確的情報,判斷清楚敵我局勢,作出正確的決策即可。
剩下的各種瑣碎,而又十分重要的軍務,全都交給參議司去打理。
不僅李中易這個統帥,被解放了出來,他手下的一線帶兵大將們,包括楊烈在內,也都是如此。
作戰、參議、后勤、監察,這四種職能,被李中易以制度化的形式,有機的整合到了一起,對于這個時代來說,軍事體制至少先進一千年。
與此同時,軍政和軍令系統,很早就被李中易有意識的進行了嚴格區分。
通俗的說沒有李中易通過參議司下達的軍令,哪怕是位高權重的楊烈,也調不動一兵半卒。
另外,李中易親手建立的鎮撫官制度,執行著軍內憲兵以及軍事法庭的職責,任何人違法了軍法,除了李中易有權之外,都必須接受懲處,此所謂軍法無情
這就從根本上減少了,李家軍內出現不可控制的大軍頭的機率。兵權和寶劍一樣,從來都是雙面刃,既可傷敵,亦可能反噬其主。
唐末時代的藩鎮內部,經常出現下克上的悲劇,李中易這個后來者,肯定會吸取教訓。
大軍從洺州趕來大名府外,急行軍了一百八十余里,可謂十分辛苦。雖然中途休整了一個多時辰,可是,疲勞尚未恢復,是明擺著的事情。
李家軍的將士們,不管任何時候行軍,背囊里,永遠都有足夠七天食用的烙餅。
從河池鄉軍開始,一直到現在,提前預備軍糧,不僅是一條軍法,更已經成了一種行軍打仗的習慣。
所以,在別的軍隊,還需要等待搭灶架鍋,準備干糧的時候,李家軍的將士們已經浩浩蕩蕩的上了路。
作為先頭部隊的劉賀揚所部,已經整裝上路,李中易乘馬佇立于道旁,默默的注視著將士們絡繹于途的矯健身影。
“無咎,咱們耽誤了一天的時間。”折從阮悄悄的出現在李中易的身側,淡淡發出了提醒。
在濃濃的夜色之中,李中易沒有回頭,他淡淡的說“雖然沒有交戰,可是,我們畢竟來過,這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