嘹亮的軍號聲中,“轟轟轟轟”蹄聲如雷,“喲嗬嗬”以頗勇手下的千人黨項騎兵為先導,踩著死神的腳步,風卷殘云般殺進了煙塵滾滾的榆關斷墻之中。
李中易負手而立,竹娘右手持盾,左手提刀,完整的遮住了她家夫君的要害部位。
“我的個乖乖呀”隨著一陣狂風突然卷過,一條寬約一百多米的城墻缺口,徹底的暴露在了李云瀟的眼前,他瞪大了一雙牛眼,情不自禁的出驚嘆的感慨聲。
李中易聽了李云瀟的感嘆,不由微微翹起嘴角,又此神器在手,從此天下間再無任何一座堅城可守。
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棺雷,必定會終結,以善守著稱的一切名將,或是名將之花。
在威力驚人的棺雷面前,固城死守或是固守待援的作戰方案,將變成令人譏諷的笑談。
那個碩大的棺木里,裝的黑火藥,遠遠過了爆破所需的當量,李中易對此心知肚明。
和以往的實驗不同,此次爆破作業,李中易有意識的改進了裝填的模式。
黑火藥的致命弊端是,如果量少,則威力嚴重不足,相當于放了個好看的煙花一般。
不僅如此,由于爆破原理上的先天缺陷,棺雷四周的空間必須是密閉的,而且密封性越好,效果越佳。
這一次,裝藥的量,雖然遠大于往日實驗的規模,更重要的是,裝滿泥土的麻袋起到良好密封效果。
早在蜀國的時候,李中易就利用黑火藥,裝過神,弄過鬼,其使用的經驗也日益豐富。
城墻雖然只被炸爛了百米左右的豁口,可是,墻上的契丹守軍們,徹底炸丟了魂,嚇破了膽,他們鬼哭狼嚎的扔掉手里的兵刃,抱頭鼠竄,亡命奔逃。
這個時候,頗勇手下的黨項騎兵們,利用度上的優勢,整個千人隊全都撲進了城中。
李中易親眼目睹,大約千余人的黨項騎兵,眨個眼的工夫,便消失在了端墻殘垣的里邊。他背著手,淡淡的一笑,頗勇這個黨項蠻子倒是精明。
昨晚,李中易部署好作戰計劃之后,頗勇主動提出,利用船只的便利性,載著他的大隊騎兵繞過榆關,埋伏到榆關以西的丘陵之中,以便將奪路而逃的契丹高官們,一網打盡。
以李中易對頗勇的了解,他相信提前打好了埋伏,布下了致命陷阱的這個黨項族的精英,很可能會有令人意想不到的大收獲。
李家軍的將士們,在廖山河統籌指揮之下,按部就班的殺進了城墻坍塌的榆關。
李中易接過竹娘遞來的水囊,仰脖狂飲一氣,勉強壓住了餓意。昨晚雖然吃得很飽,畢竟累了一宿,肚子難免會餓。
在大庭廣眾之下,李中易一向十分注重個人形象,以身作則,一視同仁,早已成了深入骨髓的良好習慣。
將士們都在用命殺敵,李中易這個當主帥的,獨自享用早餐,問題雖然不大,總歸有些觀感不佳。
自從軍興以來,平日里的官兵平等,不搞明面上的特殊化,其實一直是李中易所倡導的基本建軍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