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易欣賞了一下殘破的將軍府大門,抬腿邁步拾級而上,緩步踱進府內。
左右的廂房,顯然都被大火燒過,焦黑的門窗之上,依然冒著黑色的水汽,刺鼻的焦糊味撲鼻直入。
李中易扭頭望著眾將,笑道“舊地重游,諸位有何感想啊”
楊烈剛剛張嘴巴,卻見劉賀揚搶先拱手說“如若水師歸于我李家帳下,又有天雷相助,契丹人危矣”
李中易臉上掛著笑,心里卻在琢磨,劉賀揚當著這么多人的面,說的卻是我李家的大事,他想干嘛
楊烈暗暗覺得好笑,如果大周的水師隸屬于李中易管轄,何止是契丹人危矣
廖山河也沒料到,劉賀揚竟然有膽子,在大庭廣眾之下,公然提出我李家的概念。
如此明顯的徹底站隊,以李中易的政治智慧,豈能不知道
可是,時機未到啊,李中易背著手,笑而不語,既沒有斥責劉賀揚,也沒有表揚他的立場,只當耳旁風一般,渾如未聽見。
這時,楊烈站了出來,他撣了撣袍襟,拱手說“榆關深處契丹人的腹地,卻被我軍如同探囊取物一般,輕易奪之,則戰略勝勢已成。如若,在下是契丹之睡皇,必定寢食難安。”
李中易含笑望著楊烈,眼前這個得意的門生,儼然已經長成參天大樹,所論皆有高屋建瓴之氣概。
“目前,唯一可慮的是,我家的兵力,被強行劃分為西北靈朔,以及中原方寸之地。”楊咧忽然嘆了口氣,接著說,“老師常常教誨我等,堡壘永遠是從內部被攻破,實在是可嘆,可惜吶。”
李中易有意無意的掃視了一圈四周,除了參議司的宋云祥面色如常之外,其余諸將的臉色大多有異。
時機未到,不可妄動,李中易擔心有人說出更可怕的事實,搶先劃下了底線,“雷霆雨露皆是天恩,想當初,我不過是先帝的階下之囚而已。先帝不咎寄往,待我恩寵有加,屢屢拔擢重用,方有今日。”
楊烈最知李中易的心意,他當即拱手說“我等一定奮死效命,驅除韃虜,收復燕云諸州,重現漢唐盛世,還我大漢子民朗朗乾坤”
能夠長期跟在李中易身旁的重將,絕對沒有糊涂人,大家紛紛跟在楊咧的身后,大發特發了一番宏大的誓言。
李中易此時表面上雖然一直帶著笑意,心里卻一片凜然陳橋兵變,黃袍加身,這令人感到驚悚的舊典故,卻一直揮之不去。
對于大周帝國的未來走向,李中易心里大致有了方向,只不過,還沒有最終下定決心罷了。
多年混跡于古今官場的豐富經驗,告訴李中易,越是烈火烹油的鼎盛,反而越應該持之以恒的低調。
趁著余韻將散卻未徹底散去的當口,李中易轉過身子,邁開大步,故意撇開眾將,朝著曾經霸占過的將軍府正堂那邊走去。
李中易在正堂坐定之后,命人給眾將上了茶點,大家圍坐成一堆,收拾起私心和雜念,商議下一步的作戰方略。。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