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榆關西出,最近的便是營州,營州西北則是平州。更遠的營州以西,那是灤州。
貞觀末年,唐太宗在遼西設置了“松漠都督府”今內蒙古通遼附近,命契丹人首領“窟歌”為都督,并世代世襲。
后來窟歌死后,他的子孫跟唐的關系越來越差,甚至和“奚人”一起干過“侵掠營州”的壞事,但是大唐采取了息事寧人的態度,還封了窟歌的孫子“李盡忠”為武衛大將軍、松漠都督。
這且罷了,大唐朝廷還任命李盡忠的姻親孫萬榮為歸誠州刺史,但是沒有得到所希望的孝忠大唐的好結果。
武則天掌權時,通天元年五月公元696年,也是丙申年,營州都督趙文翙驕橫且剛愎自用,曾經幾次侵擾和侮辱契丹,視契丹酋長如奴仆,并在契丹出現災荒的時候也沒有及時賑給,這些行為也加重了李、孫的反叛心理。
于是,李盡忠、孫萬榮等人,舉兵殺了趙文翙,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營州之亂。
自從,營州之亂后,契丹人的勢力逐漸坐大。等到軍事天才耶律阿保機橫空出世之后,不僅統一了草原諸部,更舉兵滅掉了渤海國。
旭日東升之時,營州城頭的守軍,赫然發現,遠處的地平線上,出現一道愈來愈粗的黑線。
那名守軍狠命的揉了揉兩眼,圓瞪著眼珠子,迎著眩目的陽光,死勁的想看清楚那是什么
在守軍的注視下,那道黑線越來越粗,仿佛渤海上的巨浪一般,眨眼間,鋪平了整個營州東面的大地。
“呀南蠻子”當高聳的帥纛越過天際,漸行漸近之時,這名守軍驚駭的怪聲叫道,“敵襲敵襲,快敲鑼快敲鑼呀”
伴隨著營州城頭的警鑼聲,李家軍的主力部隊,以史無前例的堂皇姿態,浩浩蕩蕩的涌向營州東門。
只見,旌旗招展,鐵甲森森,寒光閃閃的長槍,晃得人眼花繚亂,心肝俱顫。
“白行,老師他老人家二次取榆關,皆為偷襲得手,這次竟然大搖大擺的殺到契丹人的城下,唉,數百年來,漢家兒郎的第一遭啊。”掛著監軍頭銜的左子光,主動找楊烈聊天。
楊烈則抿緊嘴唇,默不作聲,顯然是懶得搭理十分鴰噪的左子光。
左子光原本就沒在意,楊烈是否會接腔。多年的相處,讓他十分熟悉楊白行的脾氣,這位楊都指揮使,一向以純粹的軍人自居,喜靜不好動。
“白行,你說說看,咱們的老師,將來會有何等成就”左子光完全不介意楊烈的沉默不語,他自顧自的繼續試探下去。
可是,無論左子光怎么試探,楊烈一直閉緊嘴巴,死活不肯吐出半個字。
“嘿嘿,白行,你看看這個”左子光忽然從袖口中,摸出一張信箋,塞進楊烈的手中。
楊烈起初并不太在意,定神一看信箋,始終古井無波的俊臉,終于微微動容。
只見,信箋上有這么一段話“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