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群敵人的距離越來越近,在相距六七百米的地方,敵對雙方不再靠近。李過已經可以看清楚為首的契丹人臉上的鷹勾鼻,仔細清點了契丹騎兵的人數,他發現剛才的估計出了大問題。
敵人很狡猾,對面的契丹人雖然只有七十多人,但他們的身后五里之外還緊跟著一支大約兩千人的大部隊,敵我兵力的對比接近四十比一,李過心頭蒙上了一絲陰影。
敵我兵力太過懸殊,而且兩軍相距不過幾百米,臨陣脫逃只能是死路一條,勇往直前或者可以突出重圍,尋找到一條生路。
李過高高的將手舉過了頭頂,隨在他身后的斥喉營將士也都知道當前的形勢十分險惡,恐怕是十死無生的局面,但是戰士們沒有一個退縮的,紛紛作好了攻擊的準備。
契丹人雖然嚴密地列陣戒備著,但卻沒有發起攻擊,意圖十分明顯,想等待大部隊到齊后,將李過這群斥喉一網打盡。
李過心中暗暗叫苦,契丹人出人意料的狡詐,他若首先發起攻擊,即使獲勝也會損失慘重,到那時就真的成了任人宰割的羔羊了。
李過于進退兩難之際,毅然下定了決心,絕不能讓契丹人聚集到一起,他做了個驚人的決定,突然下令道“全軍突擊。”話音里充滿了大無畏的絕決。
契丹游騎兵首領微微點頭,對面的南蠻子還真有股子狠勁,可惜啊,以寡敵眾,終究難逃被全殲的命運。
李過一馬當先沖在隊伍的最前面,楊小乙稍微慢了半拍,僅差半個馬頭的距離緊緊跟隨在李過的身側。榆關的斥喉們都知道危急關頭一分鐘也不能耽誤,只有盡快消滅了對面的這群契丹人,才可能有一線活命的生機。
四百五十步,四百三十步,四百步,三百步
李過突然感覺到自己的身側傳來陣陣銳器高速劃破空氣的疾響,一支支利箭象雨點一般射向契丹人的陣營,他扭頭看去,發現楊小乙居然使出了三星追日的絕技。
楊小乙沒有去看李過,只是反復做著同一套動作,抓箭、搭弓、瞄準、射擊,在李過的眼里,這一整套復雜的動作是那樣的完美無缺。
契丹人傻了眼,那個大眼睛的南蠻子在他們的弓箭射程之外,弓弦的每一次收放都要奪走至少三條人命。
契丹的鷹勾鼻首領痛苦地呻吟了一聲,他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同伴一個接一個地倒下,卻無能為力,因為敵人還遠在三百步之外。自詡為神射手的鷹勾鼻最遠的打擊范圍是一百五十步,但那也只是強駑之末,其勢根本不可能對南蠻子形成傷害。
鷹勾鼻知道大勢已去,草原游牧民族的特性馬上暴露無遺,打不贏必須快點跑路。鷹勾鼻雙腿一夾,撥馬就逃,他身邊的契丹人見首領都跑了,哪還有不跑的道理,紛紛掉頭狂奔。
可是,經過幾百步的奔跑后,楊小乙胯下的戰馬已經到了最佳沖刺速度,沿途不斷有契丹人背部中箭倒于馬下。
李過雖然箭法出眾但也沒有楊小乙這么夸張的程度,他只能放緩馬速,揮舞著手里的斬馬刀,將沿途落馬的契丹人一一斬盡殺絕不留活口。
身后同伴落馬的慘叫聲不時傳來,使契丹的鷹勾鼻首領心膽俱寒,恨不得胯下的戰馬生出兩雙翅膀,帶他快速脫離險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