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易和朝廷鷸蚌相爭,卻便宜了契丹蠻子,這是李中易最不愿意看到的,也是最糟糕的一種局面。
除此之外,李中易的全家老小,都被朝廷扣在開封城中當人質。只要李中易舉起反旗,哪怕家中早挖有地道,誰又敢確保萬無一失呢
家中的至親們,一個都不能少,萬一有個閃失,絕對是足以令李中易遺憾終身的慘事。
想當初,并未掌握絕對實力的趙匡胤,都可以通過各種手段,詐取了朝廷的兵權,兵不血刃的奪取了大周的江山。
現如今,早就知道陳橋故事的李中易,總不能比趙匡胤做得更差吧
行轅里席面擺開之后,張永德高高的舉起酒杯,遙向西方的開封城方向,朗聲道“為陛下賀”
然而,在場的羽林四衛將領們,竟然沒一個起身舉杯的,眾人的目光全都集中于依舊穩坐釣魚臺的李中易身上。
張永德尷尬得要命,臉色立時便窘得通紅,在他的人生歷程之中,還是頭一次遇見如此打臉的場景。
難怪朝廷如此的忌憚李中易,今日一見,符太后和范質的擔憂,果然不是平白無故的瞎操心。
轉念之間,張永德猛然意識到,在李中易二征高麗之前,可是一貫的低調謙虛,行事也異常之謹慎,如今怎么就變得如此的驕橫跋扈呢
李中易達到了立威的目的,也不想讓張永德太丟面子,他隨即緩緩站起身,微笑著說“雷霆雨露皆是天恩,為陛下賀。”
“呼啦啦”在場的將領們不約而同的起身舉杯,整齊劃一的喝道,“為陛下賀”
張永德驚訝的發覺,李家軍的近百位大小將校們,竟然如一人一般,同時起身,凳響只一聲,同聲唱和“為陛下賀”,除此之外,再無一絲一毫的雜音。
張永德可不是一般的紈绔貴族,他是領過重兵,打過大兵團戰役的宿將,其見識高出旁人何止一籌
一般而言,在軍營之中,士兵們比軍官們更好管理,也更聽話一些。畢竟,千里做官一場,總會享受到各種各樣的特權。
別的且不去說它,就算是張永德的軍營之中,軍官們,尤其是中高級將領的自我約束能力,相對于下級軍官而言,要弱得多得多
張永德心里有數,距離主桌最近的幾張桌子上,坐著陪客的軍官,最差也是個副都指揮使,或是伯爵。
實話實說,這些人地位較高,實權較大,心眼子自然比沒見過世面的土包子,強得不知道多少倍了。
可是,這批位高權重的將領,居然百眾如一人一般的行事,張永德自問,就算是他重回殿前都點檢的寶座之上,也絕對做不到的如此地步。
李中易懶得計較張永德的那些個小心思,他仰起脖子,飲盡杯中酒后,微微一笑,說“抱一公不僅是京城里有名的千杯不倒,更是有名的豪爽心善之人,今日個大家都陪著抱一公喝個痛快,一醉方休。”
就在張永德依然懵懂之際,李家軍的重將們,從劉賀揚開始,一個接著一個湊過來,找張抱一拼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