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0,
李中易面無表情的坐在書桌前,就在他的腳邊,以宋云祥為首,包括馬光達、劉賀揚、廖山河、楊無雙和何大貝等人在內,這些李家軍的重將們繞著李中易跪了一地。
“主公,您是何等金貴之軀,豈可冒險深入敵國腹地”宋云祥連連叩首,狠狠的磕頭,渾然不顧額上已是青腫一片。
“山長,讓學生去吧,學生一定把人都給您帶回來”廖山河抱住李中易的左腿,熱淚盈眶的苦苦哀求著。
“少主人們尚年幼,萬一頃刻間,咱們家便是大禍臨頭”一向忠誠聽話的李云瀟,最懂李中易的心思,他的勸解最能觸動李中易內心深處最脆弱的那一面。
“山長,請恕學生直言,唐主庸懦無為,您只需要提雄兵囤于邊境,必能得償心愿。”劉賀揚不愧是見過世面的京師土著,他這話可謂是恰如其分的點破了南唐君臣的虛實。
李中易端起茶盞,瞥了眼跪滿一地的心腹重將們,事已至此,如果不把話說清楚,恐怕很難脫身去南唐搶女人回來。
俗話說得好,船大難掉頭。如今的李中易,不僅是兵強馬壯的大周第一藩鎮,更是李家軍這個新興軍事新貴團體的首腦。
客觀的說,他若有個閃失,在場眾人的前途和命運,立時便有天翻地覆的大逆轉。
所謂知遇之恩,恩同再造,隱含著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大家跟著李中易,愿意把腦袋提在褲腰帶上替他賣命,圖的就是揚眉吐氣的,人上人的好日子
水漲船才會高,水涸船必擱淺,明知道風險巨大的事情,又有幾人舍得下身家性命
劉賀揚的勸解,明面上的理由,確實說得通,合情合理。不過,劉賀揚故意沒提的是,南唐的名將林仁肇,那可是這個時代頂兒尖的水軍作戰大師。
宋云祥讀過私孰,考過童生,盡管沒考上,也算是這個時代少有的文化人,忠臣死諫的作派比誰都濃。
廖山河是個沒靠山的,除了李中易這個海納百川的主公,賞識并提拔他之外,大約沒誰看真正的看重于他。
至于李云瀟那小子,嗯哼,倒真是一片拳拳忠誠愛護之心,惟恐他有個閃失,讓整個家族立即陷于絕境。
歸根到底,在場的心腹重將們,盡管各懷心思,有一點卻是一致的他們和李中易已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榮辱與共,同呼吸共命運。
李中易抿了口茶,放下茶盞,如果楊烈或是左子光也在現場,他們會怎么說呢
屋里跪滿了一地的重將,內書房門外是同樣跪滿了一地的鎮撫使,軍法司的軍法官們則手按刀柄,虎視眈眈的盯著這些人。
絲毫也不夸張的說,這些由于職權互相制約的因素,導致彼此之間或多或少有些不睦的將領們,從未象今日這般的齊心,這的確是令李中易始料未及。
李中易暗暗嘆了口氣,這段時間以來,隨著萬事具備只欠東風局面的日益成形,一言九鼎的權威一日盛于一日,他的確有些膨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