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0,
如今的李中易,不敢說馬術超群,至少也稱得上是馬技嫻熟。縱馬馳騁,揮刀殺敵,李中易沒有半點問題。
這人吶,都是被逼出來
自從軍興以來,李中易一直強調快速反應、快速打擊的作戰能力。畢竟,北方的契丹人靠著戰馬的助力,擁有壓倒性的長途奔襲突擊能力。
想當初,北宋的的總兵力雖然超過了百萬之多,奈何無險可守,需要處處駐軍,處處設防。
與此相反,契丹人在良將的統帥之下,奔襲速度快得得驚人。
歷史上的宋軍,其實遠不如普通人印象中的那么弱,在戰術層面上,一直勝多負少。然而,整個大宋在戰略上,卻始終處于被動挨打的局面。
和契丹人相比,宋軍的總兵力占據優勢,卻因為邊境地區處處都是可以被突破南下的豁口,反而是局部兵力始終處于劣勢的那一方。
李中易以前只是個廳局級的副院長,醫術精湛,卻不懂軍事。自從河池建軍以來,除了強調組織性紀律性之外,李中易一直牽腸掛肚的就是整個大軍的長途奔襲能力,以及奔襲過程中的后勤補給能力。
孫子兵法曰以正勝,以奇合
火炮對抗火炮,坦克之間的大決戰,戰斗機之間的k,這才是正面對抗的陽謀王道
李中易是靠軍功起家的,他當然心里清楚,哪怕他的近衛軍中挑選的都是久經殺場的精銳將士,只要常年累月的不打仗,一直在繁花堆里混日子,遲早會變成只能充當儀仗隊的花架子。
所以,李中易趁著黎明之時,天還蒙蒙亮之際,突然趕到近衛軍大營,隨機性的把左廂甲營帶出城外溜一溜。
“第四軍都走了”李中易沖快步迎上來的楊無雙擺了擺手,示意他不必多禮。
楊無雙早知道李中易的脾氣,在軍營之中,一切只為打勝仗,與此無關的繁文縟節,一律從簡。
但是,隨著李家軍實力的不斷膨脹,李中易的聲威日益逼人,“啪”楊無雙依然并攏了雙腿,重重的捶胸敬禮。
李中易無奈的搖了搖頭,隨著地位日隆,他越發懷念以前那種無拘無束的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快活日子。
只可惜,如今已是烈火烹油的局面。客觀的說,李中易距離大周那把至高無上的龍椅,僅僅咫尺之遙罷了。
李中易心里非常清楚,他手下的驕兵悍將們,雖然嘴上不說,卻早就不把朝廷那幾十萬所謂的精銳禁軍放在眼里了。
在參議司的作戰預案里邊,一直壓在頭頂的,帶甲數十萬的契丹鐵騎,始終是參議們反復斟酌思量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