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只出錢參股,并不參與具體的海上貿易,所有的貿易事務都由東印度商號的股東們集體決定。
“嘩。”皇帝出了錢,卻不參與經營活動,這可是開天辟地的頭一遭啊。
豪商們一時間,都驚呆了。
王大虎微微一笑,不由自主的想起了李中易的話。
“民間貿易,早有規律,就讓他們自己去折騰吧。朕若是派了皇家的大掌柜啥的,那還賺個屁的錢,都被他們黑光了,甚至還很可能出現巨大的虧損。”
王大虎聽不懂皇帝的生意經,但是,他清楚的知道參股的商人們都賺了大錢,皇帝的股本卻虧了,嘿嘿,就有人要掉腦袋,被抄家了
自由競爭性的領域,皇家的商號具有天然的劣勢,絕對競爭不過民間商人。
李中易要做的是,壟斷了皇家錢莊,也就是銀行類金融機構。
皇家錢莊,可以效率低一點,讓錢莊的大掌柜暗中輸送一點利益,也絕對不可以讓民間資本所掌握。
民間資本,發展到了控制金融的階段,就會對至高無上的皇權和官權,形成巨大的沖擊,不可不慎。
沒有中標的豪商,都是實力還不夠的商人。
沒辦法,生意場上,只講實力,不信眼淚。
不過,王大虎也沒有讓他們空手而回。
“諸位,朝廷打算將食鹽和糧食的專營權,拍賣出來。一次拍賣,為期三年。分段拍賣,區域任選。”王大虎這一宣布,整個會場立時都沸騰了。
食鹽和糧食,目前都是朝廷專營,民間的商人不得參與其中。
現在,朝廷愿意把壟斷性的財源,拿出來拍賣,我的個頭,不參與拍賣的商人,絕對是個白癡。
沒辦法,壟斷猛于虎。
哪怕是李中易一年要砍掉幾十顆腦袋,依然抑制不住皇家鹽行和糧行內部的大碩鼠們上下其手的大撈特撈。
實際上,糧食的專營,只是階段性的壟斷而已,李中易壓根就沒有打算永遠壟斷下去。
其中的道理和邏輯,其實異常簡單。
只要打通了南洋,殖民了印度,李漢帝國永遠都不可能缺糧食吃了。
只要不是商人們故意囤積居奇,并且常平倉里堆滿了糧食,李中易有啥可擔心的
再說了,帝國的黃河水師、長江水師、近海水師,以及新組建的東南洋艦隊,所屬的運輸船隊,也不是吃素的。
林鋒算是看明白了,朝廷的心思是,讓實力最強的大豪商們,參與利潤最豐厚的海上貿易。
讓有些實力的商人,積極參與帝國內部的貿易,這就給朝廷省了不少的錢吶
關于鹽糧的暫時管制性經營,主要是,華夏民族餓怕了。
只要是承平之時,人口就飛速的增長。這不,短短的十余年間,據各地發回來的新增人口數據,每年新增兩百多萬嬰兒。
而帝國的總人口,由于取消了人頭錢,隱匿性的壯丁也都不再躲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