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各地都有我們組織的觀影團呦,這一次我們號召了十萬人呢!!!”同樣是一位看上去十六七歲的女孩子,扎著馬尾辮,很是驕傲的和記者炫耀著。
十萬人!?聽到這個數字記者第一個感覺就是不信,雖然最近兩年內地電影業有了復蘇的跡象,但光憑粉絲的一腔熱情就能聚集十萬人?不過一想到去年《向左走,向右走》聶唯觀影團的驚人紀錄,記者心里又有些不打底。
或許這幫孩子稍微夸張了一點,但可能四五萬人還是有的吧。
趁著采訪的間隙,這名記者走進了一家路邊的網吧,開了臺電腦,直接查找起聶唯的關方網站。
如果放在以前,記者不一定一下就能找得到,但是自從博客開始正式運營后,聶唯就很有目的性的開始聚集各地的粉絲,并且在博客中專門開辟了粉絲專門的論壇,吸納了全國各地所有喜歡自己的人。
而且這個待遇不光是聶唯自己,也是所有認證明星都享受的權利。
所以此刻的博客不光是全國最大的在線交流平臺,同時也是全國粉絲們最大的聚集地,不然你以為那上億的注冊人數是如何快速達到的,其實這幫孩子們在其中貢獻了著實不菲的力量。
打開聶唯的專屬粉絲論壇的一霎,頓時就被里面一排排加亮的鮮紅色帖子給驚呆了。
“冰城觀影團集結完畢,包下兩個大廳,一共六百五十七位兄弟姐妹,曬圖為證!”
“京都觀影團,二千七百人,截圖為證,支持聶唯,支持新警察故事!”
“京都的姐妹們威武,明珠觀影團,一千六百人,先看看我們小分隊的截圖,其他姐妹很快就會上圖。”
一張張截圖就仿佛是最佳的證明,為了較真,這名記者甚至把每一個帖子上提供的人數都算了算,十多分鐘后,看著擺在眼前的數據,這位記者內心那些懷疑已經全部都驅散的一干二凈,因為這群聶唯觀影團的人數真的超過了十萬。
這一刻,記者只感到心跳加速,聶唯在他心目中的形象瞬間高大了起來,單憑這恐怖的粉絲號召力,聶唯讓他感到真心的佩服,更何況聶唯還有一直被人稱贊的演技,甚至堪稱神般的投資手段,這些光環加注在一個人的身上時,他怎么可能會不紅。
甚至記者已經在腦海中想到了聶唯有一天登上巨星寶座的一幕。
回過神來,這名記者又算了算,以每張電影票三十五塊錢來講,聶唯單是靠著對粉絲的影響力,一夜就為這部電影拉到了近四百萬的票房數據,看來明天單日票房冠軍的懸念在零點剛開始就已經結束了。
“唉,可惜聶唯在里面演了個反派,不然哪怕是男二號的話,憑借這部電影的票房優秀表現,聶唯也能更進一步了吧。”不過在驚訝過后,這名記者隨后就替聶唯感到可惜,明明有著恐怖的票房號召力,但是角色就選的不盡如人意了,電影雖然他還沒看,但程龍的電影,反派最后都是沒有好結果的,而且也不可能搶走程龍的風頭不是?
一邊想著,這名記者又隨便點開了幾家網站,忽然他目光一頓,被一篇報道的標題給吸引住了。
幾分鐘后,當看完整篇報道的記者,眼神充滿了復雜,有疑惑,有震驚,最多的還是好奇。
因為在那片影評文章當中,得到最多贊美的竟然是他一直都不看好的聶唯。
一個反派角色,在這篇影評中簡直成了這部電影的救世主,那文字描繪出來的畫面讓記者看完后都忍不住想要去看一看究竟電影里演沒演到那種地步。
想到這,看著局里午夜場還有十多分鐘的時間,他立刻跑回了影院門口,看到自己的同事正戴著相機百無聊賴的在一旁等候,他立刻走上前。
“哥們,咱們也別傻等了,要不也去看一看,就那部《新警察故事》好了,權當消磨時間了。”
“成啊,不過《新警察故事》不一定有票了,要不我們看看別的?”同事倒是沒什么意見,不過聽到記者要看《新警察故事》,卻搖了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