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冀中主動留下聶唯顯然是想勸一勸聶唯,但聶唯會留下來,打的也是勸一勸張冀中的主意。
所以從談話一開始,聶唯雖然很禮貌,但依舊強勢著把握話語的主動權。
如果是無理的強勢也就算了,但偏偏聶唯還有著一套很說得通的道理,這讓張冀中也感到頭疼不已。
聽聽聶唯的話吧,引經據典,不但給張冀中重新分析小龍女這個角色的內心,甚至就連當時的背景環境下傳統文化的氛圍都給張冀中解釋了一遍,那一套套的理論,張冀中聽的是咋舌不已,因為很多他都覺得很新鮮沒聽過,想必當初金老寫書的時候恐怕也沒聶唯想的這么多。
可聶唯雖然扯的很遠,但卻又緊扣著主題,讓人覺得很有信服力,聽了半天聶唯的理論,張冀中的內心都有點偏向聶唯了。
關鍵他還看出來,聶唯的態度雖然緩和了,但這位主兒堅持的事情卻依然堅決不容置疑,不然何必費這個唇舌和自己說這么多呢,還不是想讓自己接受他的觀點,然后再借由自己的手去施壓于敏,讓他修改劇本。
想到這,張冀中心里就感到有些悶。
如果聶唯只是一位普通的一線明星,哪怕他說的再有道理,張冀中也會毫無保留的站在于敏那邊,畢竟于敏是自家公司的人,而且維護導演的權威也是制作人的工作之一。
而且張冀中也相信自己會有許多手段讓這位明星改變主意,但偏偏他的對手是聶唯,而聶唯根本就不是單純的明星。
不說他作為明星那可怕的人氣,就說他那一串多到恐怕他自己都記不全的頭銜,就讓張冀中感到棘手無比。
至少這位大叔一時半會是真的想不出什么好辦法能讓聶唯改變主意。
就在張冀中還在思考的時候,聶唯又開口了,只說了一句話,就讓張冀中忍不住打了個寒顫,感覺整個人都不好了。
聶唯說道:“張制作,我記得合同里寫過一條,劇組會盡可能的照顧演員的情緒,不違背演員的意愿,不強迫演員接受內心極其抗拒的戲份,應該在第十七頁第三行,你可以找找看。”
聶唯忽然提到合同,真的讓張冀中一驚,總覺得聶唯話里有話。
而對于聶唯說的,他還真沒這個印象,下意識的給在京都的公司打了個電話,那邊的法律顧問很快回復了,確實有這么一條,是聶唯簽約時要求添加的,當時還是張冀中現場就痛快的答應了下來。
聽到這個回復,張冀中總算有印象了,可這時候他更希望記不起來,不然就不會這么想給自己一個大嘴巴子了。
現在想想還真的是自己看著坑卻還往里跳,可當初他急著簽下聶唯根本就沒考慮那么多,畢竟當初《天龍八部》從頭拍到尾不也好好的么?誰曾想這部戲臨到末尾卻出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