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歌曲有了,剩下就是阿蘭和在日本需要合作的公司了。
華藝唱片畢竟不是那些世界級的唱片巨頭,在日本華藝唱片根本沒有市場銷售渠道可言,人脈也都是影視圈方面,在音樂圈卻是寥寥無幾,而這些地方的匱乏就注定了華藝唱片想要推廣阿蘭在日本的單曲,就必須要找一位合作的對象。
日本的唱片業界很繁榮,所以聶唯可選擇的也很多,像是具有悠久歷史的jvc唱片,還有真正的霸主,世界三大唱片公司的索尼唱片,又或者在中日韓都有不錯人脈的愛貝克思唱片,這些都是優秀的選擇。
聶唯本著廣撒網撈大魚的想法,基本上幾家大唱片行都試探過。
有的對華藝唱片很不屑,認為華藝唱片在華夏取得的那點成就根本不值一提,聶唯知道對方的鄙視也不算過分,但心里終究不爽,而且對方高高在上的態度根本不是聶唯想要的,他讓阿蘭進軍日本,是為了要捧出一位歌后,可不是給人去當小弟貪圖那點唱片收入的,他要的是一個平等的合作機會。
最終在淘汰了無數懷有偏見或是意見不合的公司后,只剩下了索尼唱片和愛貝克思唱片意愿很強烈,拿出來的態度也還算禮貌。
其中索尼有意合作是因為華藝唱片的潛力,他們其實更看好的不是阿蘭,而是聶唯,想要尋求的是通過負責阿蘭在日本的展,把聶唯捆綁在索尼的戰車上,好為他們征戰華夏的唱片市場。
因為他們相信華夏唱片市場低迷只是一時,有這么龐大的人口基數,只要市場做起來了,商機過日本都是有可能的。
不得不說索尼的眼光不錯,就像是未來的華夏電影市場,哪怕國片和好萊塢電影依舊存在著差距,但是有著龐大觀影群眾基數的支持,華夏電影市場迅猛追擊,在聶唯到達這個時空之前,已經是全球第二大票倉了。
而音樂市場顯然也是有這個潛力的。
至于愛貝克思唱片,意愿其實差不多,不過因為他們在華夏基本沒有任何業務,所以這一次合作更是想通過華藝來打開華夏的市場,說白了,也是想要在這片還未開墾的土地上先站一個份額,萬一未來哪一天華夏音樂市場復蘇了,那也就將是收獲的季節。
這種合作涉及的利益很多,不是雙方都有意愿,隨便選一個就能達成的,后續的談判、包括合同該怎么擬,阿蘭在日本的經紀合約、還有肖像權,未來行唱片的收益、周邊等等,聶唯已經邀請索尼和愛貝克思的人來華夏詳談了,就在三天后,聶唯將先后接待兩家公司即將來華的談判負責人。
聶唯對此也早就有所準備,該爭取的爭取,該有底線的也要堅持。
而現在聶唯最關心的,還是阿蘭本身的狀態,畢竟這才是最關鍵的,在這個圈子里,聶唯很清楚外界附加的條件多么優秀,最終都要以人為本,如果阿蘭不爭氣,聶唯就是幫他爭取再好的條件,給她再好的歌也沒用。
最典型的就是另一個時空中傳說有無數背景的某花旦,資源好到讓其余女演員眼紅的地步,但她本人就是紅不起來,這事兒甚至成為了娛樂圈的一大懸案,可歸根結底,還是她演技不夠過關,哪怕拿到好角色,她也呈現不出來角色的魅力。
忙完了工作的聶唯看了看時間,正好十點了,想必錄音室那邊也已經開始工作。
他們的工作當然不是聶唯剛才拿出來的那日文單曲《prisoner-of-love》,這歌現在拿出來只是給阿蘭還有公司一個盼頭,具體操作還要等和日本那邊的唱片公司達成一切條件后再說,現在阿蘭錄制的則是她出到來第二張正規華語專輯。
而這專輯的名字也是由聶唯欽定的,就叫做《晴天、雨天》。
全張專輯一共有十歌曲,快歌五、慢歌五,對應的就是快樂的晴天和憂郁的雨天這兩種不同的風格,這也是聶唯對阿蘭多元化展的繼續探索,用這種完全不同風格的曲風去打造一張專輯,這個想法也著實讓公司的一種音樂人們驚訝無比。
不過有時候名氣大了也有好處,如果聶唯還只是當初《金粉世家》劇組的菜鳥演員,寫歌都要被疑問上半天,現在的聶唯在公司絕對稱得上是一言九鼎,更何況他拿出來的歌曲也著實底氣十足。
這張專輯的主打歌有兩,對應的自然也是兩種風格,全部都是由聶唯創作而出,對應雨天風格的歌曲,聶唯拿出來的是《下雨天》這歌,當初南拳媽媽就是憑借這歌,斬獲了o9年的年度音樂風云榜十大金曲之一,質量絕對有保障,而且很適合阿蘭的嗓音。
而且這歌和那日文單曲的意境也有交際點,都是屬于那種不公平的愛情,拼命付出卻只求一點點回報,這歌也更像是為未來唱日文單曲時感情的預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