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算晉升二級戰神了,獎勵還很豐厚,想到肩膀上的責任,葉天心神恍惚。
雖然七七事變、平津作戰等都很激烈,牽涉到的兵力達到了幾十萬人,但兩國政府都沒有正式宣戰。
甚至,兩國政府還沒有斷交,雙方只是召回了各自的大使。
眾所周知,在平津地區這個第三方勢力范圍內,主人是宋哲元的第29軍。
全部算起來,29軍一共才10萬人。
而通過從早就占領的東三省,尤其是本土等,島國派來了幾十萬鬼子。
可以設想,因為鬼子人多勢眾,尤其是重炮、飛機對29軍有碾壓優勢,29軍會多么被動。
實際上,在平津作戰后期,盡管已經咬牙堅持了,但29軍還是損兵折將無數。
無奈之下,29軍只得含恨離開平津地區。
1937年7月29日傍晚六點,北平陷落
與此同時,天津失陷
占領了這兩個重鎮后,鬼子繼續向周邊地區撲去,妄圖蠶食整個華夏
就這樣,華夏再次面臨著滅國的危險。
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
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
在這種情況下,蔣杰石等賢者,都紛紛登高一呼。
效果很不錯,在強大的民族危機面前,華夏這條巨龍總算蘇醒。
兄弟睨于墻,而外御其侮
各個地方勢力,各個黨派,都緊密的團結在蔣杰石周圍。
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再也沒有人再敢提內戰。
事實上,都快滅國了,誰再跳出來玩內戰,肯定會受到全國人民的口誅筆伐。
甚至,在全世界范圍內,受到鋪天蓋地般的指責,都不是不可能的。
七七事變是全面抗戰的開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最終形成。
經過友好協商,紅軍改編為八路軍、新四軍。
事實上,八爺的稱號在七七事變后才出現。
華夏這條巨龍蘇醒了,從沿海到內地、從都市到窮鄉僻壤,全華夏人民都被動員了起來
事實上,因為種種原因,在世界各國,尤其是南洋、歐美列強等地方,都有著無數華僑。
聽聞抗日圣火已經點燃,他們馬上進入了角色。
有錢出錢,有人出人
華夏除東三省、平津等地的港口碼頭,每天都有無數華僑捐送的錢糧送來,絡繹不絕
這個時候,蔣杰石很忙。
作為華夏第一人,他積極貫徹軍神蔣百里提出的論持久戰精神。
也就是說,他領導著各方勢力,在不停往平津地區周邊調兵遣將的同時,還正在醞釀大招。
這個大招很簡單,那就是開辟第二戰場,也就是開啟淞滬會戰。
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在華夏五千年歷史上,出現了兩次滅國。
分別是元滅宋;清滅明
這兩次滅國非常相似,戰斗力強大的游牧民族,沿著山海關,一路南下。
在這些鐵騎大軍面前,華夏步兵無法抵擋。
就算是也有騎兵,但頂多稱得上是聊勝于無。
根據軍神蔣百里的戰略推演,如果不開辟第二戰場,也就是淞滬戰場的話,后果不堪設想。
鬼子飛機、大炮眾多,更是有著勉強稱之為機械化部隊的坦克部隊。
而長期內戰后,華夏國力衰弱到了極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