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幫助華夏建立軍事工業
第二,在華夏軍事工業尚未建成前,可以向華夏軍事裝備
在希特勒的命令下,第四任德國軍事總顧問,也就是名頭最大的一個,來到了華夏。
他叫塞克特,是前德國國防軍總司令,軍銜是上將。
因此,在歷任德國軍事總顧問中,塞克特最受蔣杰石器重,待遇最高、地位最高。
甚至,他可以以“委員長委托人”的身份,向政府各部門直接下達指令
事實上,陳誠的任務,就和塞克特有關。
在協助華夏整軍建軍方面,塞克特給蔣杰石提交了陸軍改革建議書。
塞克特表示,華夏物力財力有限,應該先整訓出一支師范部隊,再分批分期完成全國60個師的整編。
他認為,有了這樣60個師的精銳常備軍,足以應付各種狀況。
在輕武器方面,他的建議是這樣的。
步槍應該使用毛瑟步槍的華夏版本,也就是中正式步槍。
當然,考慮到華夏國力羸弱,塞克特建議,必要時,也可以使用老式的漢陽造步槍代替。
輕機槍應該是用捷克zb26,同樣使用華夏版。
值得一提的是,因為華夏工業落后,后勤支援跟不上,塞克特不建議華夏部隊使用g34這種大殺器。
這種大殺器雖然威力龐大,能輕重兩用,不過對子彈消耗太大,不建議華夏仿制生產。
塞克特建議,在輕機槍裝備數量上,應該走每班一挺的標準。
手槍方面,塞克特推薦使用盒子炮,也叫駁殼槍、二十響等。
不過,塞克特建議,盡量使用德國的原裝貨。
在重武器方面,塞克特也提出了很多,極有建設性的建議。
他建議,重機槍使用馬克沁的二四式水冷式重機槍。
1934年,德國兵工署向華夏免費了馬克沁重機槍的全套制造圖紙。
它采用250發帆布彈帶供彈,對鬼子的九二式重機槍有碾壓優勢。
原因很簡單,九二式重機槍只能使用30發的供彈板。
就算是兩塊供彈板連接在一起,也才60發子彈。
火力持續不行,威力自然相差懸殊。
塞克特建議,每個步兵營應該下設一個重機槍連,共3個排6挺重機槍。
事實上,這一配置標準,只相當于德國陸軍標準步兵營的一半。
在最關鍵的火炮方面,塞克特就表示,有點有心無力。
大炮是是現代化軍隊必不可缺的武器裝備,可惜華夏由于技術和財力所限,沒資本裝配太多。
就算是號稱最現代化的德械師,在這方面與德國軍隊的差距,也是非常懸殊。
除了教導總隊擁有獨立的直屬炮兵團外,其他各德式師都沒有這樣的編制。
就算第36、第87、第88師,也只有1個師屬炮兵營。
實際上,塞克特的建議是,每個師都要有1個轄3個營的炮兵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