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葉天這個建議,蔣杰石真是哭笑不得。
蔣杰石認為,葉天這么建議,有點江湖風格。
不過,蔣杰石突然想到,自己當年年輕的時候,也和青幫在一起混過。
想了想,蔣杰石沉吟道“嗯,這個主意不錯”
緊接著,蔣杰石扭頭看向身邊的工作人員,讓他們去著手準備一下。
再然后,笑瞇瞇的,蔣杰石看向依然在列隊的德國飛行員。
蔣杰石表示,他們千里迢迢的過來,肯定人困馬乏的,最好馬上去休息。
飛行員中的老大,是個團長。
雖然他不怎么懂漢語,不過,看到蔣杰石貌似接受了葉天一個建議,而工作人員正在準備什么,于是就來了興趣。
從葉天這里得到答案后,這個團長表示,也要一起參加,謝絕了回招待所休息的好意。
了解到這些,蔣杰石很高興。
很快,祭拜儀式就逐步開始了。
祭天起始于上古時期,是所有禮儀當中最莊重,排場最大的。
這種儀式,代表了人們對上天的敬仰和感激,
當然了,在古代祭天的時候,大都是由天子親自主持。
古人認為,這是人與天的交流方式,通過盛大的禮儀活動,祈求可以保佑華夏。
因為太倉促,各種準備工作很難做的太好。
如牌位、供器、祭品等,都是機場工作人員現場準備。
沒有辦法,蔣杰石打算,讓軍樂隊充數。
最重要的是,蔣杰石打算對空而祭。
意識到儀式的重要性,很自然的,蔣杰石緊急叫來一個人。
他叫陳布雷,才華出眾,被稱為華夏第一文人,華夏第一支筆。
在抗戰時期,陳布雷揮毫潑墨,寫出了無數激揚民族志氣、膾炙人口的不朽文章。
接到命令后,陳布雷緊急趕了過來。
在陳布雷的指揮下,祭天儀式更專業。
而陳布雷不負眾望,馬上弄出一份祭文,并交給了蔣杰石。
很快,通過話筒,蔣杰石的聲音飄揚在整個機場。
民國26年,歲在丙子,八月二日。
委員長蔣中正,敢昭告黃帝軒轅氏、炎帝神農氏
當有強敵,名曰倭寇,犯我華夏
我華夏百業凋敝,而倭寇牙尖嘴利。
此危急存亡之秋也
謹用禱告,愿炎黃二祖,護我華夏,驅除蠻夷。
尚饗
念完這份祭天禱文后,在陳布雷的建議下,所有人都選擇了跪拜。
軍樂隊奏完一曲后,蔣杰石又宣讀了誅倭令。
自古帝王臨御天下,皆華夏居內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華夏,未聞夷狄侵犯華夏也。
現我華夏國力羸弱,有倭寇名曰島國者,攜牙尖嘴利,妄圖占領我華夏。
予本浙江人,因天下大亂,為眾所推,準備率全華夏軍民,對島國發起殊死抗爭。
戰端已開,自我蔣中正之下,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也
凡我華夏人民,即使肝腦涂地,即使妻離子散,也在所不辭。
古人云邪不勝正。
當此之時,天運循環,中原氣盛,國運如朝陽冉冉升起。
驅除胡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機緣已到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