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命判官,請”
就在葉天尷尬的時候,中年農民再次發出邀請。
都這個樣了,葉天沒再猶豫。
在兩位中年人的引領下,葉天走進了石洞。
讓葉天頗為受用的是,明明他們都比自己大得多,可他們非要讓自己坐在主座上。
分賓主坐下,簡單的寒暄了一陣子后,葉天這才了解了他們的身份。
農民打扮的,就是王亞樵
為了掩飾身份,免得被得罪的眾多大佬發現,從而專心抗戰,他隱居在了這里。
中年道士叫唐正揚,身份很神秘
他是暗中看護明陵的高手,職務是神機營營長
永樂八年,明成祖朱棣率兵征戰東南亞蠻夷諸國時,將熱兵器用在了戰場上,并設置了專門的負責部隊神機營。
在御駕親征,征戰漠北的時候,朱棣又逐漸完善了神機營的戰法。
對陣敵人的時候,火器先上,騎兵緊隨其后,步兵最后收拾戰場。
在這個理論的指導下,神機營配合步兵、騎兵作戰,簡直是戰無不克攻無不勝。
而火器的應用越來越專業化,神機營也成為明軍的一個特殊兵種。
神機營的職責很重,擔負著“內衛京師,外備征戰”的重任,是皇帝直接指揮的戰略機動部隊。
它的編制不大,步兵3600人,騎兵1000人,炮兵400人,總兵力正好是5000。
不過,因為戰斗力強大,神機營逐漸變成禁衛軍三大主力之一。
這種獨立槍炮部隊,在當時處于國際領先地位。
直到一個世紀后,西班牙的火槍兵才閃亮登場。
其它國家,設立熱武器部隊的時間,更加往后。
毫無疑問,明朝的戰爭模式和之前的歷朝歷代相比,變化很大,其中火器的應用是起到了關鍵作用。
火器在戰場上的應用,宋朝是萌芽階段,明朝就是大發展時代。
正是憑借著神機營的存在,明朝的的國力才越來越強盛。
1421年,朱棣遷都北平,從此以后,萬國來朝,史稱永樂盛世。
可惜的是,因為種種原因,明朝在200多年后滅國了。
不過,神機營作為深受皇恩的部隊,依然保存下來。
在歷代營長的帶領下,它一直保持著5000人的編制。
明朝滅國后,神機營和無數部隊通力合作,想著反清復明。
可惜的是,就算是這樣,他們也無力回天。
沒有辦法,經過一番緊張的商討后,神機營決定,將戰略傾斜在保護明陵上。
從此以后,在南京,尤其是在北京的各明陵上,都活躍著神機營將士們的身影。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建都于南京,死后葬于南京鐘山,他的陵墓被稱為明孝陵。
第二個皇帝是朱允炆,又叫建文帝。
以為皇帝解除危難為名,建文帝的叔叔朱棣發兵,將他追殺到了南京。
從此以后,建文帝竟然不知所終。
關于建文帝的說法各種各樣,成了一個懸案,所以他沒有陵墓。
第七個皇帝叫明代宗,他哥哥英宗因為冒險征戰蠻夷,不幸被俘,在太后和大臣的擁護下上了位。
不過,英宗回來后,殺死了他,并不承認他是皇帝,將他的陵墓搗毀。
并且,英宗給了弟弟一個“王”的身份,并將他葬在別的地方。
就這樣,明朝這十六位皇帝,有兩位葬在別的地方,一位下落不明,其余十三位都葬在天壽山,這就是明十三陵。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