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別提了。除了兩本寒假作業之外,還要每天寫一篇日記。另外還有五篇命題作文。”徐爽提起作業就一臉哀怨,掰著手指頭給二端數了一遍。
看著洋娃娃似的徐爽那副郁悶的樣子,二端倒是樂了一下。這小妞將來長大結婚生子之后,估計就不會覺得她小時候作業多了。
相信她看到自己孩子的家庭作業,肯定會覺得自己小時候太幸福了。
二端自己雖然沒孩子,不過她看過新聞報道,說有的小學作業多到連家長都受不了,心疼孩子了。
想想他們現在的小學生活,二端只覺得太幸福了這時候的大人和小孩兒都沒有后世那么焦慮,按部就班的學習生活,不會擔心未來,擔心前程。
可以說,這個時候的人心態更平和,并不是人人都想做人上人。一方面是因為大家的生活水平都差不多,貧富的差距并不明顯。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這個時候的工作都是國家安排的,工人就是工人,農民就是農民,沒有那么多人想著去換一個活法兒。
不過二端掐指一算,再過個幾年,進入九十年代,人們的思想估計就要改變了。這也說明,她快活的日子不多嘍。
“我一放假就把作業寫完了,就剩日記每天一篇。”二端其實也挺想一口氣把日記寫完的,不過她編了十來篇就編不下去了,果斷放棄。
徐爽一臉的羨慕,先寫完作業就能痛痛快快的玩了。二端果然很聰明啊。
“我也想一放假就寫完,可我頭一天寫了一點兒,呂夢她們就叫我出去玩。”言下之意就是,不是我不想寫,是有人干擾我。
對于小孩子這種給自己找理由的習慣,二端深深理解,她小時候也這樣的。
“然后第二天又有人找你玩,第三天還有,你的作業就一直沒寫成吧”善解人意的二端笑嘻嘻地替徐爽把話說完。
不知道為什么,被二端這么一接茬,徐爽突然有點意識到自己是不是太喜歡給自己找借口了呀
“我回家寫作業去啦”丟下這句話,徐爽轉身就跑。
二端在后面喊“明天我姥爺家請客,你要來吃飯呀”
徐爽頭都不回,只揮了揮手喊道“知道啦”
“老遠就聽見你倆喊,演電影吶”已經是高中生的于北拎著個編織筐溜達過來,正瞧見二端和徐爽吆喝。
“嘿,于北哥,你上大合社啦賣啥好吃的了”對于于北,二端還是很親近的,畢竟這是她的救命恩人呢。
于北帶著手悶子的手,拍了拍二端帽子上的毛球。然后咬著手套摘掉一只,從筐里扒拉出來一個凍柿子遞給二端。
“喏,大甜柿子,給你一個。”每次見到二端,于北也會想起她曾經那么勇敢,不顧自己生死的場景。對于這個小丫頭,他始終覺得自己有一份責任,這是他救下的小孩兒呢。
二端接過柿子,捧在手里,笑瞇瞇地道謝“謝謝于北哥。”
“謝啥,凈瞎客氣。”于北戴上手套,捂了一下自己的耳朵,凍的。
“于北哥,你咋不戴個帽子啊,這天兒多冷你耳朵都凍紅了。”其實二端知道,像于北這么大的半大小子,最不喜歡冬天捂得嚴嚴實實的。于北這還好點,好歹穿了件軍大衣,估計是于伯伯給弄的。有的小子,干脆就一件短棉襖,還賊拉薄。三九天整美麗凍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