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0,
采訪過張海靈,二端和吳中柳加班加點地把關于她的報道趕出來,連夜發給報社,第二天就刊登在了北方周刊的特刊上。
為了全面及時地報道災區的情況,北方周刊特意策劃了特刊,專門報道災區的一切動向和新聞。
報道一出,接連有好幾家權威新聞媒體轉發了關于英雄女記者張海靈的事跡的報道。
尤其是文章配的一張張海靈在病床上的照片,燦爛的笑容,積極的精神狀態。都給連日來為災區揪心的讀者朋友一個強有力的慰藉,原來災區不光都是絕望和傷痛,其實還有希望。
還有無數像張海靈這樣的人,在默默奉獻著自己的力量,去幫助受災的同胞。
一時間,張海靈受到了全社會的關注,她的事跡也被人們廣為流傳,成了洪災以來最令人振奮的消息之一。
安排云林集團的人把張海靈送回京城治療,二端又投入到忙碌了工作中去了。
這天她剛從外面采訪回來,正開著電腦修照片呢,就有人來找她。
來人二端并不認識,是一個高高大大的男人,三十歲左右的樣子,穿著打扮,看著像個同行。
“請問你是周端端,周記者嘛寫張海靈報道的那個周記者”
男人直截了當地詢問二端的身份。
二端點點頭,站起身。
“我是,請問您是哪位有什么事兒嘛”
記者站都安排在這一區,所以偶爾有人來找記者也不足為奇,二端并沒有覺得這男子來的有什么特別。
“您好,我姓李,李長風。我是張海靈的同事,電視臺的編導。”
男人一看找對人了,臉上帶上欣喜的表情,伸出手跟二端做自我介紹。
二端和他握了握手,比了比旁邊的椅子請他坐。
“海靈姐已經安全送回京城了,安排在301醫院,一切都很順利,她安頓好應該就會跟你們聯系的。”
二端以為李長風是來問張海靈的情況呢,昨天張海靈才被送回去,估計他們還沒接到她的消息
“呃,我不是來問海靈的情況的。她昨晚已經給我們打過電話了。這次能順利把她送回京城,全靠你幫忙了,真是太感謝了。不然讓她拖著傷腿,在條件艱苦的災區養傷,我們心里都很過意不去的。”
李長風和同事們都猜測這位周端端必然是有些能耐的,不然她不可能一個電話就能搞定他們電視臺都沒搞定的事兒。
想到自己的來意,忽然有點兒擔心人家能不能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