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好萊塢電影,單純的動作片和科幻片已經是式微的大趨勢,不再是可以保證票房的靈丹妙藥。
反而是超級英雄電影開始發力,開山立派,幾乎成為了一種du立的電影類型,雜糅了動作,冒險,幻想,科幻,愛情等多種形式,能夠最大限度的吸引觀眾,還有最重要的一點,這些超級英雄都要廣泛的粉絲民眾基礎。
一代代的美國人,受美國文化影響的其他國家的民眾們都是潛在的消費群。
當然,還有最最重要的,就是電腦數字成像技術全面接管了特效制作,好萊塢的電影產業完成了升級,技術開始了和創意比肩的時代。
3d,ia,杜比全景聲,牛逼的動作表情捕捉技術,完全可以將漫畫中天馬行空的想象力發揮出來了。
完全可以說一句,誰握有ip版權,誰就有資格再好萊塢的大蛋糕上切一塊最大的給自己。
而安迪如果順利收購漫威的話,完全可以不用費力的讓漫威從一家ip提供商,轉型為全產業ip巨頭。
頂峰娛樂電影公司是一家新電影公司這沒錯,但是它是靠發行起家的,在發行的能力上并不比任何一家六大差。
在八十年代,美國政府解除了好萊塢電影公司的反壟斷法的約束,反而鼓勵六大回到掌控全產業鏈的時代。
可惜六大發現就算自己不進行全產業布局,都不會有絲毫影響自己利益的時候,反而可以甩掉各種龐大的費用支出,進行全美建設電影院的時候,完全對政府的期望沒有絲毫興趣。
產業細分,反而讓好萊塢的電影公司得到了更加快速的成長。不然也不會有夢工廠在六大的夾縫中迅速崛起,幾乎成為第七大的例子。
不過安迪想要把他的產業串聯起來,還要被很宰一刀,尼瑪,漫威挖坑埋自己的路數實在是太熟練了,填坑再挖坑,一直就是漫威的拿手好戲。
漫威于25年與派拉蒙達成協議,由后者在未來8年發行漫威制作的10部電影。
安迪看著艾克皮爾穆特讓人送過來的漫威公司的詳細資料,一陣陣的牙痛。
他比誰都清楚,在自己穿越前,《美國隊長3》還在拍攝中,《復仇者聯盟2》以全球總票房14億收官,這部片子也不過是漫威制作的第10部電影而已。
而漫威電影宇宙第一階段憑借6部影片,以總計10億美元的成本換回了高達4億美元的全球票房,第二階段即將收官已經獲得超過60億美元票房。
安迪知道漫威電影宇宙,第二階段還有《美隊3內戰》和《復聯3無限戰爭》,《雷神3》。
接近90億的大蛋糕,安迪說什么都不會讓派拉蒙來分享的,不想就要花錢消災。
“真是尼瑪的坑爹!”安迪把手里的文件扔到了辦公桌上,緊皺著眉頭,捏著太陽穴。
雖然很煩躁,安迪無奈的繼續拿起扔掉的資料看了起來。
安迪收購漫威,不光是為了利用漫威公司的角色形象制作電影,更重要的是電影帶來的周邊效應,尤其是玩具和玩偶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