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爾斯登極有可能在獲得這筆緊急貸款的2天內被賣掉,保爾森已經飛來紐約了,他已經去過g大通了,目前我們通過信息渠道得到的消息是,g大通已經表示有意要購買貝爾斯登。。。”
“謝特!”安迪喝光威士忌,狠狠的把杯子砸在吧臺上,咒罵了一聲,“邀約收購價格?”
“g大通第一次收購價格可能僅為每股2美元,總價2.4億美元的報價。。。”
“fk!這種價格連貝爾斯登曼哈頓辦公大樓的四分之一價格都不到!”
安迪的臉皮都被氣抽了,狂賺4億美元的興奮被徹底的擊散,咬牙切齒的咒罵道,他知道這次最終撿了大便宜的可能是g大通了。
“這個價格肯定不會是最終價格,貝爾斯登的董事會也絕不會同意,我們預估會以每股0-5美元的價格完成收購。..
要么被并購,要么就破產,處于這樣緊急的時刻,貝爾斯登被收購的價格自然就有些非理性。
這個價格也說明了g大通所要承擔的額外風險。他們必須給自己預留一定誤差幅度,這樣,即使他們錯了,也不會將這個公司置于險地,被拖下水!”
“呼——”
安迪非常不甘心的冷聲說道:“我們能做些什么?”
“我們做不了什么,貝爾斯登的資產體量達到了五千億美元,我們雖然有不錯的實力,但是我們就算敢接盤貝爾斯登,也無法帶給市場足夠的信心,也救不了貝爾斯登,反而我們會被深埋巨坑中。
支撐現代金融體系最重要的基礎不是物理世界中的實物資產,而是人們對于這個體系本身的信心以及這個體系中參與者在其他參與者心目中的信用。一旦信心動搖,一旦信用不再,再高的大廈也會在頃刻之間轟然坍塌,速度甚至比中的世貿中心還要快。。。”
“哎,是啊,任何一家金融機構,一旦出現信用上的危機,它就會像瘟疫一樣四處漫延。而打開潘多拉魔盒的恰恰是我們,該死的,g大通!”
安迪咬牙切齒的無奈苦嘆一聲,“我們現在可以動用多少的現金流了?”
“黃金期貨已經全部拋售,目前倫敦那邊資金總額為53億英鎊,紐約這邊的資金已經達到52億美元。”
安迪手指如飛的敲著吧臺桌面,凝眉思索著,雖然現金已經達到了20多億美元,不過,對接下來的計劃來說,也只是堪堪足夠而已,但是真要和g大通這種體量的金融公司搶食吃,說實話,真的搶不過他們。
看看現在的局面,他的人發動了戰爭,雖然也賺的盆滿缽滿,但是真正把所有戰爭紅利包圓的卻是g大通。
“算了,既然事情已經這樣了,我們惦記的貝爾斯登的商業銀行,看來是沒希望了,你們下一個目標選好了嗎?”
“選好了,已經差不多完成布局了,下一個是——美林銀行!”
“什么時間啟動?”
“四月中旬。”
“嗯,那時我差不多會回紐約,對了,雖然便宜了g大通,不過不能讓他這么順利,放出消息,讓他的對手們都加入這次競爭,你們的慶祝可以搞大點,讓恐慌的華爾街感受一下我們的成功!”
安迪現在就是要成心惡心一下貝爾斯登和華爾街爸爸保爾森,讓陷入同貝爾斯登一樣困境的所有華爾街巨嬰們時刻如鯁在喉,提醒他們,在同一條街上,有一條比他們更貪婪,更嗜血的鯊魚在游弋,時刻準備著吃他們的肉!
而正如安迪希望的那樣,隨著貝爾斯登遭遇危機,恐慌的投資人也開始把目光瞄準了其它華爾街的大型公司:誰會成為第二個貝爾斯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