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無言。
第二天,王珂帶著排長胡志軍送給他的那幅字,回到了屯留村。進了屋,他把自己的伙食費、糧票、油票都交給管伙食的葉偏偏。
“你還真交啊!”
葉偏偏沒有想到,王珂一個月才七元的津貼,過去她開重卡,一天的補助就是七元。
“這錢你不用交了,我從考察考古經費里幫助你代交。”
“那不行,不拿群眾一針一線。”
“王珂!”
“到!”
“你少來,告訴你,我已經給溫伯伯說過了,每個月給你野外補助80元。”
“什么?這絕對不可以。”
“你傻啊,兵哥哥!我們每個人都有的。”
“那也不行,我不占國家的便宜!如果你發給我,我就上交給連隊。”
“你!”一席話氣得葉偏偏啞口無言,臉一扭,不再理王珂了,此人太拗。
接下來,就該對那個地下暗河進行考察與考古了,甚至說是探險。
對地下暗河的考察與考古,現在溫教授要給加入兩個新的課題,那就是對整個西山區域地表為什么缺水斷流?還有這條地下暗河到底從哪里來,又流到哪里去?
這口古井半腰上的洞穴,是目前發現通向地下暗河的唯一的通道。
但是進這個洞穴,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古井口小底大。在100米的半空中,要像蕩秋千一樣,先對準那個洞口。蕩進去以后,要用一條繩子固定好,后面的人才可以進去。而且下面是60米深的井,稍不注意東西掉下去,也沒有辦法撈。
另外這個通向地下河的洞口太小,許多大一點的設備也進不去,比如兩個并列的氧氣瓶和潛水設備進去就很困難。再大一點的皮劃艇、雷達探測儀什么的,根本進不去,只能先拆成零件,拿進洞以后到了地下河邊,再進行組裝。
已經拆掉的吊車吊籃,再次支上。搞了半天的時間,才把龐大的洞穴探險設備和考察考古設施運了進去。
最后,只留下一名研究所的同志留在井口。溫教授、葉榮光教授、省考古所的同志、葉偏偏和王珂,以及一名來增援的探險隊員、一名潛水員,共七名同志進入到洞穴中。
進到洞穴,眾人立刻被奇幻的地下旖旎風光,所吸引住了。這條地下河就是一個大溶洞最高的地方,可以達到十幾丈。簡直就像一個天然的音樂廳。
已經安好的幾支500瓦白熾燈照耀下,小河流水潺潺,在這里打了一個漩,流向了遠方。
葉榮光教授忽然叫出來,“河里有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