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隊的實彈訓練馬上就要開始了。
連隊一年打一次實彈射擊,以檢驗訓練成果。
兩個炮兵排,每個班都有一發實彈射擊的機會,如果能夠批準,最多可以打三發。
注意是炮彈啊,可不是子彈。那是要全班協作。
王珂所在的炮兵連是迫擊炮連,什么是迫擊炮?
火炮有很多種,炮管長的叫加農炮,短點的叫榴彈炮,再短點的叫臼炮,也就是迫擊炮。
加農炮的炮管長度是炮口直徑四十倍以上,彈道平直低伸,打坦克打火力點最好,精度十分高。國外自行加農炮最大射程達35公里。
榴彈炮是一種身管較短,彈道比較彎曲,適合于打擊隱蔽目標和地面目標的野戰炮,榴彈炮按機動方式可分為牽引式和自行式兩種。
迫擊炮是一種炮身短、射角大,彈道弧線高,以座板承受后坐力。大多采用炮口裝填,迫擊炮能射擊遮蔽物后方的目標,據說最短的距離,解放戰爭曾經隔著一堵墻打過60米以外的目標。
迫擊炮怎樣協作呢?
班長的職責負責指揮,手持兩面小旗,一面紅色,一面綠色,綠色為裝填完畢,紅色為暫停。站在火炮前大聲復述和傳達陣地指揮員的口令與射擊諸元,很是威風。
一炮手為瞄準手,負責依據班長下達的口令,安裝射擊諸元或直接向目標瞄準,并向班長大聲報告準備射擊情況。
二炮手為裝填手,負責裝填彈藥。彈藥裝填后,蹲在火炮側方。
三炮手及其以后為彈藥手,負責打開炮彈箱,取出炮彈并安裝好引信。
引信是擰在炮彈最前邊的小鐵疙瘩,抽出保險銷后,炮彈打出去,落地有幾公斤的撞擊力就會爆炸,從而引發彈體的爆炸,以此用炮彈崩裂的彈片去殺傷敵人。一顆小小的手榴彈就會有四到五百片的彈片,而炮彈呢則更多。
所以在戰場上有一句俗話叫新兵怕號,老兵怕炮。
新兵一聽沖鋒號,就有些發蒙。而老兵一聽到炮響,那種炮彈在頭頂飛行時發出的“咝咝”之聲十分恐怖,不知道是不是落在自己隱藏的位置。
所以從沙鍋頂下來以后,偵察班從第二天就投入到緊張的訓練中。這個訓練就是快速的、精準的捕捉到目標,并且快速地測量出指揮所與目標的距離角度,從而確定它的坐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