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她又拎著照相機,轉到村北的施工現場和水泥制品廠,到處都是熱火朝天的景象。
這村干部,不,是整個南邵村,這效率杠杠的!
她計劃等老村長一回來,最遲明天就要先去縣里,把三個村辦企業核名拿到,然后工商注冊;同時把董氏天膠廠的營業執照和商標都取回來,并在縣里,把所有企業和村里文化的東西的都置辦好。把試制的產品內外包裝和說明書先印一批回來。
不必在乎目標,在乎的是沿途的風景,一路走過來,誰還有看風景的心情,現在只有南邵村的人了。
老村長回來了,現場會的內容原則通過,內容做了一些調整:第一是時間上有些壓縮,上午十點報到,十點半開會,用一個小時時間完成現場會,下午兩點半結束;第二議程微調、規格提高,其中行署常高峰科長主持現場會,縣長致歡迎辭,南邵村老村長主題發言,南邵村、董偏方雙雙與津門大學簽約,水泥制品廠和董氏天膠廠開業慶典,行署水利局局長總結發言提出要求。接下來參觀董氏天膠廠,在小學校吃中午飯,飯是三菜一湯、包子。飯后參觀村委會和櫥窗、參觀附近的合作養殖戶、參觀水泥制品廠,結束返程。有意向合作的留下繼續洽談。
現場會邀請的嘉賓有:津門大學的領導、行署水利局領導、行署農林牧副漁局領導、徐縣分管農業的領導、易水縣分管農業的領導、定縣所有部委辦局和各鄉鎮一二把手全部參加。此外還邀請了《太行日報》《保城廣播電臺》等媒體,預計參加會議的人員在一百一十人。
時間定在一個月的麥收以后,六月上中旬。
整個現場會十分緊湊,規格相當高。
反正老村長興奮地回來后,立即召集村委會,通報了鄉里的安排,重新調整了分工,排出一個時間表。
當天晚上,當干爹董偏方和王珂回來吃飯的時候,喊醒了溫教授,老村長就過來了,把今天的情況和鄉村安排,又再說了一遍。
“現在看來,那就剩下最后一件大事,逐一落實。當然嘍,我還要陪同你們倆盡快去津門大學,具體洽談村里、小工廠與我們大學的合作。”溫教授指著老村長和董偏方說。
“老董咧,你的產品多久可以拿出來?”老村長問。
“大批量的不行,搞百十來斤的樣品有個二十天就得。”干爹董偏方說。
“那好咧,我們水泥制品廠也差不多是這個時間,那我們就都定下來,提前二十天做好一切準備咧。當然,這還不算我們中間抽出三天時間去津門大學。”老村長說道。
“行咧!”
商量妥當,大家一起吃飯。吃罷飯,老村長回去,溫教授也回去了,干爹董偏方把王珂、葉偏偏和翠蘭都叫到一起,具體商量了小工廠、診所開業的準備工作。包括:
設備安裝與調試。
水房及專用管道修建。
人員的招聘與培訓問題。
工廠和診所的管理制度與文化。
產品試制與包裝。
合作養殖戶的指導與管理。
飼料添加劑車間與銷售管理。
邀請津門大學醫學院來考察,合作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