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上去吧。”
到了小學校,溫教授再次把灰土罐取了出來,把眾學生都喊了進來。這是進駐南邵村以來,首次發現的一件完整的老物件,所以師生們都十分興奮。
有的拿出照相機,有的拿出筆記本。單憑這一件老物件,回到大學什么話都好說了。
“各位同學,這是谷茂林同志今天在我們作業坑邊撿到的一個罐子。這說明我們的作業習慣還不好,還不細致,沒有善于觀察。”
“溫伯伯,你說了半天,還沒有說到這是一個什么樣的老物件。”葉偏偏說。
“哦,問的好,這是一個漢罐,我們又把它叫做矮領青釉罐。陶是漢代最主要的器皿容器,繼承商周器物形制演變而來。多用于儲藏或隨葬器物。漢代生產的陶器,無論是泥質陶還是夾砂陶,無論是飲食器具還是儲藏類器具,都比較精細。器物上或刻或劃,或施彩或上釉,裝飾相當美觀,以后歷史時代的日用陶器很少能與漢代相比的。”
溫教授拿起灰土罐,看了一眼學生,繼續說:“今天這個矮領青釉罐能說明什么呢?大家說說看。”
“說明從漢代開始,南邵村就存在了。”
“說明這一時期的、鐵錢開始取代銅錢,并已經成為主流。”
“說明南邵村地下文物數量驚人。”
“說明這小山坡從漢代就存在了。”
……
等眾學生七嘴八舌都說完了,溫教授看看一直在沉默的王珂,把矮領青釉罐放回到桌子上,笑笑問道:“王珂,你有什么想說的?”
葉偏偏一直依偎在王珂的旁邊,她用一只手在扶著他。
“溫老師,我……”王珂在溫教授的學生們面前,還是改口叫老師。他本來是不想說的,但溫教授點名,讓他談看法,這也是一種學習與交流。
“溫老師,我有一個特別奇怪的感覺,一直沒有理出頭緒。”
“哦,哪里奇怪?”溫教授眼睛一亮,這正是他所希望的,在學術上他不喜歡人云亦云。
“如果從我們探測定位的深度,古河道與干爹家的宋代古井處于同一水平,沉船還在其下。可是這個漢代的矮領青釉罐,卻埋在離現在地表不到十米的地方。這不奇怪嗎?”
有一個學生立刻撇撇嘴,“這有什么奇怪的,不同的地質堆積層嘛!”
溫教授朝他的學生瞪了一眼,對王珂說:“你繼續。”
“溫老師,這漢唐的東西能埋在宋元的上面嗎?”
眾人恍然大悟,是啊,越在下面的東西越古老,哪里會倒過來呢。
“你是懷疑溫老師看走了眼,那不是漢罐,而是明罐或清罐?”剛剛那個懟王珂的學生總算抓住了一個“把柄”,他立刻反詰了王珂一句。
“錯了,我絲毫沒有懷疑溫老師的眼光,我只是無法解釋這種地理地質現象,總不會有人故意和我們惡作劇,弄了這樣一個漢代的矮領青釉罐來迷惑我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