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珂慌不迭地又先跑到小學校,通知那里的村支書,最后的中餐按500人做,來的代表像燕奇鐘這樣不請自來的,足足超了近200人。
等王珂趕到董氏診所,偌大的東院全是人。通向西院的小門,讓干娘不得不從里面閂上了。
鄭強和另一名新招來的醫生,已經分別把診療桌,搬到了院子里。只有拿藥的和吊水的,才進到屋里去。許多代表本來是參觀的,一看這里門庭若市,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誰還沒有病呢?
經過干爹董偏方的言傳身教,鄭強和另一名新招來的醫生醫術,也是突飛猛進。才剛剛九點多,已經看了近四十人,比起鄉衛生院還要熱鬧。
最奇葩的是,所有的代表看到,在這里抓的藥不僅便宜,還贈送一桶5斤重的藥引子。所以現場會還沒有開,村里至少見到一二十個拎著塑料桶和中藥包包的代表。
這就是活廣告,所以王珂趕回診所的時候,鄭強是忙得一頭汗。還要至少有二三十個坐在那里排隊候診的人。
這里候診的條件非常好,上有大棚,下是水泥地,有座椅,有開水,有綠植,有宣傳欄。整個大廳通透、亮堂、非常有人情味。
鄭強忙得淌汗,但是他一心不能二用,遇到一些代表的提問,又沒有時間介紹。
王珂一回來,立刻來解答問題。
“請問,這些藥引子有什么作用?”
“聽說董氏診所可以治療癌癥是真的嗎?”
“你們這診所能不能在我們那設一個分所?”
“你們這里能不能住院?”
“單獨買你們的藥引子,賣不賣?”
“董偏方什么時候坐診?”
王珂站在一把椅子上,盡可能回答的,讓滿院子的人都聽到。
王珂注意到,在這些問題中,沒有一個問題涉及董氏診所到底一天掙多少錢?這還用問嗎?看看門診量就知道了。
在這些問題中,有一個問題,讓王珂暗暗地記在了心里。那就是“這里能不能住院?”診所是不能收治住院的,但留置觀察應該可以。等現場會結束以后,這個問題一定要和干爹董偏方嘮嘮。
很快時間來到了九點半,村西的高音喇叭里正放著音樂。
“各位領導,現場會馬上就要開了,請你們隨我去村西水庫吧。”
王珂喊完,跳下椅子,從門外走去。
滿院子的人沒有一百,也有七八十,大家一起跟隨王珂向村西走去,院子里留下的還有七八個真正來看病的人。
村西水庫的堤壩下,現搭起一座臺子,除了前面臺子上放了一排桌子,其他人的全部站在那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