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教授,我想應該是,我是想用笛聲引導他們,讓它們靈魂在音樂里凈化,想法在笛聲中升華。”谷茂林盜用并改版了王珂的警句,說的無比高大上。
“哈哈哈……”果真如此,葉榮光教授簡直是高興無比,現在有了中華版的弄蛇人,這個發現無疑于比發現狗懼虎骨還重要。即使沒有食物的誘惑,也能把黃金眼鏡蛇喚出來。
“對了,小谷子,有沒有可能你只呼喚一條蛇出來,讓其它的蛇繼續在窩里老老實實地睡覺呢?”葉榮光教授突然天真地像個孩子,開始想入非非。
“這個……我不知道誒。”谷茂林把笛子插回腰間,蹲下來系鞋帶。
“算了,小谷子,我們任務完成的不錯,走,返回。”葉榮光說著,也蹲下收拾起地上的東西,準備打道回府。
今天的刀峰探山之行,真的是極有收獲,除了查看了地形,也讓小分隊更清醒地認識到問題的嚴峻性。就算這次行動失敗,也不打緊。前面有葉偏抓拍的相片可佐證,后面有谷茂林這個“活寶”來壓陣,來日方長,又何患誘捕不會成功。
無非是早晚問題。
現在回過頭來再說王珂他們之行。下午四點來鐘,終于在淶縣北部永陽鎮的樂平山下一個小院子里,他們見到了這家養蛇的專業戶。
那個年代,思想解放前后,開始允許鄉鎮農民跳出大包干的束縛,種大棚蔬菜的叫大棚專業戶,養雞的叫養雞專業戶,但是養蛇養蝎子卻少之又少。
這一家我們且叫他“養蛇專業戶”。
淶縣共有45座千米高山,東南是拒馬河沖積平原,西北毗連太行山脈。
樂平山在淶縣并不因為高度出名,而是因為其有一段美妙的傳說而聞名。這個美妙的傳說就是因其過去的名字并不叫樂平山,而叫洪崖山或龍宮山。傳說是黃帝樂官伶倫成名前曾經在這里生活過。
在山的半山坳,有一處約10畝大小的平臺叫樂平臺,就是伶倫訓練祭祀、測試鐘音的地方。
相傳有一次伶倫祭祀時,狂風大作,天降暴雨,洪水從山上的龍宮洞里,順崖而下,一連經月不歇,而作祟的正是龍宮洞里的一條巨蟒。
泛濫的洪水沖垮了山上樹木和山下的土地,百姓無不焦容,躲避進附近半山腰的山洞里。
伶倫在洞中敲響編鐘,用一曲美妙悠揚的音樂輕撫躁動的人心,也安撫了這個巨蟒。很快洪水止住了,人們便把這里改成“樂平山”,至今留下了伶倫音樂塔、鐘坑、伶倫洞、聽鳳臺等遺址。
后人稱這里是華夏音樂的發源地,伶倫更是被視為當地的保護神,所以樂平山后來還有一個名字,叫“倫山”。
這里有一戶張姓人家,祖上有一位做官的,來自華南粵省,家中世代養蛇。有一次隨皇帝來此祭祀,深深被樂平山龍宮洞的故事所吸引,結果意外發現這里山高林密,是天然養蛇的好去處,而且本地就有許多品種的毒蛇。
卸甲歸田之后,張老便來到這世外桃園養蛇。
思想解放前,是偷偷地養,養來泡酒喝。思想解放后,便公開地養,除了賣蛇酒,也把蛇膽、蛇蛻入藥。那位大嫂,便是這家的媳婦,也是王珂和吳湘豫在火車上遇到的貴人。
找到女主人現在變得很簡單啦,當王珂一走進半山坳的農家小院,女主人立刻認出來了。
“你好,大嫂。”王珂邊走邊給迎出來的女主人敬了一個禮。
“啊呀,大兄弟,你怎么找到我家的啊?”
一番寒暄,王珂說明來意,女主人沉吟了。“大兄弟,快到屋里坐。這個事你們得等我們當家的回來,黃金眼鏡蛇我們連聽都沒有聽過,看看我們家那口子能不能抓?”
走進堂屋,案子上赫然放了幾個大玻璃瓶子,里面均是各種叫不上名字的蛇酒,頗有一點森森然。
“那大哥現在在哪?”王珂一聽,果然沒有看到她家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