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村長好!”
王珂抬手就給老村長敬了一個軍禮。
“走走走,走咧,到家里坐去!”
老村長不容分說,拉著王珂就要去他家。
“這……”
王珂看向干爹董偏方,董偏方則笑笑,說:“行咧,我們去坐一會。”
于是三個人向老村長家走去,一路上,不時遇到熟悉的老鄉打著招呼。南邵村誰不認識王珂,誰沒有受到偵察班的幫助?
打招呼還不要緊,關鍵是一路跟來了。尤其是那些年輕人,等到了老村長的家,后面眼了十幾位老的、少的。
“都進來坐咧。”老村長熱情地打著招呼,可是人太多了,大家只能擠在門口、擠在院子里。
大家東一句,西一句地問候著王珂,搞的王珂他一時應接不暇,也不知道該接誰的話,也不知道該說些什么?
老村長和干爹董偏方在一邊笑瞇瞇地看著王珂,而王珂則感覺坐立不安,他索性走出門來,對著眾鄉親說道:“大家好啊,你們各家的小毛驢養的都好吧?”
“好!”這次院子里發出一聲整齊的聲音。
“我們今年的收成還成吧?村辦小工廠的生意都好吧?”
“好!”又是一聲整齊的聲音。
老村長搬出幾條長凳出來,大家有坐有蹲,圍著王珂,一起嘮起嗑。
這南邵村的民風歷來就很淳樸,從水災過后,大伙的心更齊了。而且在村辦養殖、村辦小工廠陸續搞起來了以后,村里就沒有閑人。如今的南邵村,已經成為定縣,不,應該是整個西部山區遠近聞名的富裕村。
十里八鄉的村民,如今說起南邵村,幾乎無人不知。在那個年代,剛剛富裕起來的村民,第一件事就是蓋房,而只要一蓋房,就要用上片石、沙子和混凝土空心磚。哪里買賣最便宜,南邵啊!童叟無欺。
南邵村的驢肉,同樣超級棒。不僅壓了漕河的特產驢肉,也把周邊的豬肉市場價格壓得抬不起頭。天上龍肉,地上驢肉,過年備席,買豬肉不如買驢肉,好吃又便宜。
還有啊,就是身邊的干爹董偏方,那可是一代名醫,他與古井水配制的“藥引子”,在方圓幾百里都是大名遐邇。
至于其它的方面,盯著南邵村的大有人在。比如說比如嫁閨女、娶媳婦,一聽說對方的南邵村的,挑選度立刻能上去三分。誰不想加入南邵村的養驢專業戶團隊?誰不想買些養驢養豬的飼料(有人發現,喂驢的飼料喂豬也挺棒)?誰不想做老村長女婿家的獸醫分站?誰不想做南邵村的石、砂、磚的銷售點?南邵村掙錢的營生太多了,但要想沾點光,共飲一瓢水,共得一杯羹,那都得托關系找到南邵村的干部們。
如今,這一點很讓南邵村的人驕傲,吹牛都多了幾分資本,更讓南邵村的鄉親們抱團。
而這一切改變,都離不開面前的這位解放軍戰士王珂。
俗話說,吃水不忘挖井人,所以一見王珂又回來了,人們心中那份親情自然就被點燃了。大伙都想知道,分別以后,王珂怎么樣?
發光的,不光是太陽,其實人人都可以。
如果今天不是晚上,要在白天,可能老村長家這個小院都擠不下。
看著眾星捧月一般的王珂,干爹董偏方和老村長嘴角都笑彎了。
看著大伙與王珂聊了一會兒,老村長忍不住了,便低低地對董偏方說:“老董,上次俺倆商量的事,是不是可以和王排長說道說道咧?”
“啥咧?”干爹董偏方側側頭,也是低聲地回應。
“就是辦個夜校的事咧,還有……”
"這個……"干爹董偏方有些猶豫了,王珂這次來可不是長住,人家這是來訓練的,而且第一天就趕上食物中毒的事,怎么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