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去鎮里的安置點,還是去串門走親戚朋友也好,沒有人愿意留在這里。
我們家也收拾好了,我和我哥哥嫂子也準備離開的,但是陸館長的一再要求我哥哥給他當個向導,一是每次發掘一處古墓,都需要一些當地人當向導,修建蓄水池的時候,我哥哥是在的,對于黑煙石山也熟悉,另外一個原因是我哥哥算半個道士,也算有些本事和見識,留下來會有幫助的。
當然了,考古隊給我哥哥開了工資和獎金,可我哥哥答應留下來不是為了這些,而是想找出真相。
我哥留下,我和我嫂子自然也留下了,我的好奇心也重,可能是受我爺爺的影響,凡事都想一探究竟。
山底下來了不少的記者,但是給被擋在了底下,村民們在離開之前也被要求封口,就是這邊的情況不可對外人透露,特別是這萬人坑的事。
我不知道考古隊和盜墓賊發掘古墓有什么區別,盜墓賊或者是奔著墓里的寶貝去的,但是考古發掘除了這些文物,是不是還可以發掘出其他的價值,比如文明價值或者其他的。
但是考古隊對這個萬人坑的做法是先將坑里的這些尸骨全部撈出來,也沒有加以保護,因為陸館長說了,這些尸骨沒有考古價值,我不知道這價值說的是不是不值錢,還是說其他價值。
反正就是把這些人骨全部撈出來,放在邊上空曠的地方,然后經過分揀,如果這些尸骨上有隨手攜帶的物品,便分揀出來,骨頭則是堆積在一邊,如同小山一般。
我哥微微皺眉,覺得這樣的處理方式不好,但是他說了又不算,所以只能開壇做法,為這些尸骨做一個超度的法事,至少圖個心安。
當這些尸骨撈出來之后,用了幾臺的抽水機,將坑里的那些尸油全部抽出來,抽到旁邊的農田里,然后一把火點上,將那些尸油給燒掉。
待抽水機將坑里的尸油抽干凈之后,坑底終于露出了真面目。
那就是一個四四方方的長坑,長有四十三米二,寬有十三米四,深度有八米七,坑底盡是那些碎骨和散落的污穢之物,還有一些沒撈干凈的骷髏架子。
但坑底正中有一個四四方方的祭臺,祭臺分三層,以石臺階相連,底下的一層長寬各三米,中間的一層各兩米,而最頂上的一層則只有一米。
可這一米的祭臺之上卻放著一個長約八十公分石棺,這么看來,這還真是殉葬坑。
只是這殉葬坑與古墓有沒有關系就不知道了,因為坑里也有一口棺材,只是這口棺材小得離譜,但凡是個正常的成年人,那是裝不下的,哥哥猜測,里面應該是個小孩子。
當時陸館長一行人下去了,邀請我哥一起下去,然后我因為好奇心作祟,也跟在后面溜了下去,雖然旁邊的人有點不爽,但都沒敢說什么。
下坑之后,感覺渾身涼颼颼的,不知道是心里作怪,還是說這坑埋了如此多的尸骨,積累的陰氣太重了,看著腳底下那些還沒撿干凈的骨頭,雞皮疙瘩瞬間爬滿了全身。
到了祭臺的邊上,一級級往上的石臺階,石臺階油膩膩的都是污垢,應該是因為尸液尸油長年浸泡的原因。
雖然沾滿了污垢,但是蹲下之后,依然可以看到臺階上的石刻,有龍有鳳有麒麟,無一不是祥瑞之獸,只是這樣的祥瑞之獸卻雕刻在這樣的萬人坑里,讓人感覺萬般不協調不搭調。
祭壇的第二層,中間往上是第三層祭臺,但是旁邊各空出來幾十公分,這幾十公分被擺上了長方形的香爐,此刻香爐里也是黑乎乎油膩膩的一些液體,實在不堪入目。
第三層祭臺的中間則是放著一口長方形石棺,石棺是封密的,陸館長拿著放大鏡,沿著石棺,前前后后的看了一遍,沒有找到所謂的開關,最后得到的結果是這個石棺是用膠一樣的東西封死的。
他解釋說,以前沒有膠水,古人會用糯米混合魚膠松脂以及一些特殊的植物汁液做成膠水,這樣做出來的膠水比我們現在的502還厲害,一旦黏上了,除非了破壞石棺本體,不然絕對是打不開的。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