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爾芙打小生活的年代,這玉米鍋貼和小魚醬就是地地道道的東北菜,也是她記憶深處的味道。
平日里在府里,她基本上是不可能吃到的。
今個兒看到大嬤嬤的那個黃泥土灶,爾芙便又想起了這個味道,不禁有些流口水的開出了菜單。
小文聽完,不敢耽擱,把手里捧著熏蚊蟲的香爐往小滿懷里一塞就忙不迭地往大嬤嬤的家里跑去,還順路從一家有魚塘的農戶家里,買了一網兜的小魚,免得大嬤嬤家里沒備著。
大嬤嬤是一直都知道爾芙喜好吃家常菜的,不太講究排場,但是看著小文遞過來的一網兜手指長的小魚,還是有些不敢相信地追問了兩遍,才確定了爾芙點的菜單和她理解的沒有區別。
“主子怎么想吃這口兒阿”大嬤嬤一邊苦笑著坐在井沿兒邊洗著小魚,一邊和幫忙洗菜的小文說著話。
小文聞言,那也是一臉苦笑地回應著,“我也不知道。
主子和傅鼐大人的福晉曹氏聊得很投契,一直到午時初刻,這才突然說了這么一句,別說您老覺得突然,便是我猛然聽見,也愣了一會兒神呢
也虧得路上遇到了個正好出來串門的農戶,不然我還真不知道去哪里找這樣子的小魚兒,咱們出來帶著的那些食材里,還真沒有這樣。”
“要說這小魚醬、玉米鍋貼,那還是我在老家時候吃過的,這一晃也有十來年沒吃過了,也虧得那時候幫我娘做過幾次,不然還真要讓主子失望了。
新鮮的小魚兒洗干凈了就那么不放油的下鍋,炒出些干吧的地方最好,但是不能糊,再加水、下農家醬燉上,燉得爛乎乎的一鍋底,又咸又鮮。
玉米鍋貼緊貼著鍋沿,烙那么一圈兒,出鍋時甜糯可口,下面一圈金黃色的鍋巴,嘎嘣嘎嘣脆,吃起來很有嚼勁,要是再配上新鮮的小野菜,那味道就更棒了。”看著望著裝著小魚兒的盆子發愣的小文,大嬤嬤打開了話匣子,很有耐心的解釋著。
“真的好吃么這么點的小魚兒有肉咩這挑刺也不容易呀”小文有些不敢相信的問道。
“嗐,哪里需要往外吐刺兒,這魚肉燉酥了,魚刺也就都燉化了,就算是有零星的小刺兒在里頭,那也是吃不出來的,或者說是就吃那口兒那”大嬤嬤一邊給小魚兒換著水,一邊撇了撇嘴,滿臉“你不懂那種美味”的翻了個白眼,小聲解釋著。
而就在大嬤嬤和小文圍著井沿兒洗菜、洗魚的工夫,大嬤嬤的廚房里,有這么一個縮成一團的男人,蹲在灶臺前,真郁悶著呢
這人不是旁人,正是爾芙西小院的專屬大廚小生子。
爾芙這一行人說是出來踏青、野餐,但是負責準備的小生子是半點不敢含糊,不但著急忙慌地給爾芙預備了幾道小菜和點心帶著,還將小廚房里的那些肉蛋蔬菜等各類食材都搬上了馬車,同時也把自己個兒打包帶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