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此時,溜溜兒地頂著大太陽,騎馬騎得腿都軟了在圓明園和皇城跑了一圈兒的瑤琴,也已經按照爾芙的吩咐,領著老老小小一伙人來到了宮門口,剛遞上爾芙的身份銘牌,正等在宮門口候見。
毓秀走到宮門附近,正巧瞧見瑤琴上前和侍衛說話,登時就拉著侍衛走到了一旁,塞了幾顆碎銀子,走出了宮門。
照例說,她是不能隨便出宮門的,可是她到底是德妃娘娘身邊得臉的掌事姑姑,那些個把守宮門的人也不敢太和她計較宮規,尤其是她也不過就是走到宮門口和人說幾句話,所以還不等瑤琴反應過來,毓秀就已經扯著她來到了宮門旁邊的一處陰影下。
“奴婢見過毓秀姑姑”直到此時,瑤琴這才反應過來,忙俯身見禮道。
毓秀不好給這個側福晉跟前得臉的大宮女擺臉色,但是到底是壓著火兒呢,這臉色怎么瞧著都有些不對勁,再說她這會兒也沒工夫和瑤琴講究這些個繁文縟節,徑自擺了擺手,便一把將俯身見禮的瑤琴給拉了起來,急不可耐的問起了爾芙去宗人府的事情。
說起這事,瑤琴表示好尷尬呀
她能說她也是被那會兒的緊急情況嚇昏了頭,怎么就能讓爾芙干出這么不著調的事情,可是等她的智商再次回歸的時候,她家那個有些莽撞的主子已經坐在了宗人府的門房中,她也就只好按部就班的隨著爾芙住進了總人府里。
此時和毓秀說起這事,她當真是未語淚先下了。
“咱們主子自知行事莽撞的惹出亂子,所以特地讓奴婢來宮中和德妃娘娘求個章程。”瑤琴簡單扼要的將今個兒晨起時,圓明園發生的那一幕亂子和毓秀復述了一遍,這才說出了此來的目的,同時也說明了爾芙想將孩子托付給德妃娘娘照看幾天的請求。
毓秀默默表示有這樣一個主子,這個瑤琴還真是可憐。
同情歸同情,領人進宮門,還領著這么一幫人,毓秀還是做不到的,但是她既然看見了,總也不能不管,她示意瑤琴在外安心等待,便先行一步地回永和宮給德妃娘娘報信去了。
德妃娘娘當真是不知她心里是個什么滋味,若是讓她放著宮門口的孫子、孫女不管不顧的,她還真是狠不下來這個心,可若是讓她就這么接手了爾芙留下來的爛攤子,她又真是有些不甘心,這滋味就別提多酸爽了。
最終,德妃娘娘疼惜孫男娣女的心思,占據了上風,只見她滿臉郁郁的擺了擺手,示意毓秀拿著她的對牌就去了宮門口接人了,同時她也不能坐在宮中當甩手掌柜的,領著身邊的兩個大宮女就去了東西兩側的配殿,安排起了兩雙孫兒的住所問題。
不等她這邊盯著人安排好家居擺設,那邊去宮門口接人的毓秀就已經領著瑤琴一行人進了永和宮,這呼呼啦啦一大幫人進了永和宮,便是旁人再不想注意到,那也是不可能的,好在德妃娘娘在宮中經營多年,倒也也不怕別人非議她不遵宮規的任意胡為,畢竟就是康熙老爺子這些年隨著年歲一天比一天大,那也是對子子孫孫的越發重視起來,喜歡將合意的孫男娣女叫進宮里頭來說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