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區委辦、政府辦、宣傳部也立即行動了起來。區委辦和農業局協調區委書記到農村“當一天農民”的時間、地點以及工作內容。就這個問題,區委常委區委辦主任李小明和農業局一干人商量了半天,確定了活動要安排的村莊和活動的內容,至于時間還要看領導的安排隨時調整。孫鳴這邊倒還好說一點,但是局里也是高度重視,雖然區長不比區委書記,但是工作的要求和待遇卻不能馬虎,工作的村莊和內容也是跟秘書小馬協調了好幾次才確定下來。
區委宣傳部也專門就此事召開了部長辦公會,專題部署這次活動的宣傳報道事宜。最后決定這次的宣傳層次一定要高,報道內容一定要切合清河區的實際著力打造清河區干部的實干精神。并要求文寬田
(本章未完,請翻頁)
親自捉刀把通訊稿寫出來,宣傳部高部長親自過目,并把稿件交給區委辦副主任華秀峰審閱,最后由柳書記定奪。
華秀峰不愧是柳文龍的御用筆桿子,對文寬田的稿件作了較大的修改,特別是在結合清河區實際的基礎上又把前期下派干部包村的舉措聯系了起來,把這次活動看成了下派活動的延續,強調了區委對基層工作的一貫重視,特別是清河區委書記區長身體力行,把這次活動推向了**。
各部門的高度重視,張為康的協調工作就事半功倍了。區委辦、政府辦還有宣傳部這些部門原先都是區里牛氣哄哄的部門,平時都是眼高于頂,這次都放下自己的架子主動聯系張為康,害怕出一點亂子。特別是文寬田,前期農業局自己單獨行動的時候,張為康讓他幫忙聯系媒體給宣傳報道一下,一直沒有回音。這次反過來了,文寬田三天兩頭的找張為康要活動的材料,請他從三農問題的高度給把握把握這篇稿子。
張為康本想借機諷刺他幾句,可是想到風水輪流轉,說不定什么時候還得用著找人家宣傳部,何苦為了圖一時之快,給自己以后的工作造成被動呢!所以,當文寬田來咨詢的時候,張為康絕口不提前面的事,盡心盡力的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給文寬田提供材料,遇到需要斟酌的時候,也誠懇的給他提點建議。
文寬田嘴上雖然沒說什么,但是心里卻非常感激。還約著張為康出去吃了幾次飯,認識了政府部門的不少領導。當然這些領導大體都是跟他們級別差不多的部門副職。大家對張為康這樣年輕就是副處是農業局的副局長了,都很羨慕,不住的夸獎著他前途無量,甚至都主動要了他的電話以后聯系。這在以前,可是從來沒有的事情。
有句俗話講,窮人沒有朋友,窮人也不敢交朋友。用張為康的切身體會就是,沒權沒級別別交朋友,有權有級別大家找你交朋友。正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現在的部門副職是一個圈子,當自己下一步成了局長成了正職的話,就又上升到了另一個圈子,而且大家也會自然而然的接納你!交朋友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絕對不是強求的。
這次“當一天農民”的活動歷時三個月取得了圓滿的成功,重要標志就是區委柳文龍書記和區長孫鳴同志順利的滿意的參加了這次活動,并通過報紙電視等媒體的廣泛深入宣傳報道,樹立了清河區委區政府一干領導親民務實的工作形象和踏實的工作態度!上上下下的領導非常滿意,這也能從柳文龍書記面對電視鏡頭大談特談清河區干部隊伍的踏實肯干,暢想清河區美好的未來時完全能表現出來。
成功的另一重要標志就是這次活動的組織和協調各方的領導干部在活動結束后的酒會上個個都喝的紅光滿面的臉,就連張為康也是喝的酩酊大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