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未完,請翻頁)
康壓力特別大,報紙上的聯系人和聯系方式都是留下了他的名字和辦公手機號碼。
果然有幾個打電話咨詢的,但都是沒有聽說過的公司名字,張為康簡單告訴他們什么時間到局里交上公司情況簡介等相關文件。這天,張為康又接到了一個電話,電話里的聲音好像在哪里聽過有點熟悉,介紹自己是東海市農產品貿易公司的。
這讓張為康很激動,這個東海農貿這可是濱海省唯一的一個涉農上市公司,而且是專門做農產品貿易的。當初他跟秦方濤商量的時候還說道,要是他們來競標就好了,沒想到還真來了。他本想只要是有一家比較好的公司能定下來就行了,對于濱海農貿,他還真的是沒有奢望。光顧著興奮了,他就沒再多想電話里的聲音為什么好像似曾相識。沒想到對方居然問他怎么稱呼。
張為康愣了一下,這可是第一次有公司問他的全名,一般都叫張先生。但這會兒對方既然問了,張為康略一猶豫就回答說:“我叫張為康!”
“嘿嘿!我就聽出是你!”對方嘿嘿一笑。
“洪皓!”張為康驚喜的說,“我說聽著這么耳熟呢!原來是你!”
兩個昔日的老熟人,沒想到幾年不見,居然在這種情況下聯系上了。兩個人都很興奮,電話里自是有一番互相詢問。
原來洪浩考出mba后,因為又有注冊會計師資格證書在手,他很快就在南方找到了工作,然后就是不停的跳槽,最后還是回到了濱海省,現在在東海農貿做分管銷售的副總。
本來這個電話是讓底下人打的,但是他一看招標單位居然是清河區農業局,人都是念舊的,他看到是清河區政府的,就專門把這個活要了過來自己親自打電話,當時他心下就想,看看能不能打聽個熟人!沒想到這個報紙上的張先生居然是張為康。
聽到了張為康的介紹,洪浩當時就答應,這個忙自己一定幫,哪怕讓公司受點損失也要高位收進來。
張為康高興的咧著嘴笑了,說等那天來了,咱們叫上宋程瑛、李珊穎和王豐霞好好坐坐。
放下電話,張為康又感慨了一下子。心說這個世界真是小啊!居然能在這種情況下跟洪浩通話。不過也說明這兩年自己走運,老是碰見貴人幫助。
這樣,籌備工作算是全部結束。
張為康給方建民做了匯報,方建民提出了幾點要求,第一是要做好宣傳,這方面工作由他親自協調區委宣傳部,讓他們給聯系有分量的媒體;第二就是要精心組織,確保現場秩序,特別不要冷場,這一點張為康已經充分的考慮到了;第三就是通過這次公開招標,把特色農產品品牌化和市場化的策略切實落到實處,保證廣大農戶能夠真正受益。
張為康一一記下,不由得也佩服方建民分析到位。看來大家傳言的方建民軟弱無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