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大伯
三人坐下喝茶,聊起家常。
大伯李思成今年六十五了,這是他最后一任村長。
大兒子李君偉今年剛四十,跟老婆劉曉慧在縣城開了個小飯館,交通不便也有大半年沒有回來了,兒子李雨寧今年十四歲,在縣城讀初三。
老二李君安在外打工多年,找了個外地媳婦叫萬佳,得等今年春節才能回家,女兒李雨多跟著大哥李君偉,也在縣城上小學。
老三李君華還留在村里,不過也分家出去另過了,剛剛大嬸也給他打了電話,叫他跟兒媳婦一起過來吃飯,順便見見李君閣。
李君閣接上先前的話題問道“大伯,今年交通不方便,剛剛四爺爺說的還真是個事情啊,不光李家溝,整個盤鰲鄉都要受到影響吧”
荔枝,桂圓跟青橄欖是整個夾川縣的特產,也是重要經濟作物,因為緯度較高,成熟期比廣州fj的要晚熟兩到三個月份,因此價格比較好,李家溝好多人家都靠這三種果子賺足一年的家用。
李思成說道“唉,為這事幾個鄉長村長頭發都愁白了啊,往年只要我們把荔枝拉到碼頭,好些進貨的來收,根本不愁賣。今年麻煩了,往年包樹的老板全都不來了,如果村里包船,前前后后得弄一個月,這費用也吃不消啊。再說怎么發賣分賬也是麻煩事。”
荔枝買賣往年會有城里的老板來看樹看花,只要看定之后說好價格,交一部分定金給農戶,這棵樹就由你包了,以后結出的果子都是你的,成熟的時候結清余款就可以拉走,算是一種原始的期貨交易。
今年這水路一斷,包樹的客人也不來了,一個村的荔枝都沒辦法往外出。
三人談論了一會,也沒有啥好辦法。
聊到快中午,李君華跟他媳婦陳曉亞也過來了。李君華今年三十五了,個子不高但挺精神的一個漢子,媳婦陳曉亞是個農村婦女,兒子李雨松今年剛八歲,在盤鰲鄉上鄉小,中午在學校吃飯,所以沒有來。
他們見到李君閣非常熱情。
一家人坐下準備開飯,陳曉亞去廚房幫忙,不一會就擺上一盤臘豬蹄,一盤臘味拼盤,一盤鹽水毛豆花生,幾個涼菜,招呼男人們先上桌,她跟婆婆再搞齊幾個熱菜。
大伯讓四爺爺坐了上首,自己坐了左邊,正要招呼自家兒子挨著自己坐下,李君閣把李君華拉過來,笑嘻嘻的說道“小堂哥就挨著我坐吧,打小我就是他的跟屁蟲,咱哥倆好好聊聊。”
李君華笑道“哎喲我可不敢叫你當跟屁蟲,你是大學生,又在大城市上班,你小堂哥我可還是個泥腿子。”
李君閣笑道“可不是跟屁蟲咋的,那時一到暑假就跟著你上山抓鳥,下河摸蝦,我這游泳的本領還是你教會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