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閣過去打招呼道“篾匠叔,生意怎樣”
篾匠叔笑道“我這就是瞎胡鬧,水路斷了這么久,縣城去不了,在這里擺著玩呢。”
李君閣拿起一把扇子,扇子是團扇款式,扇面由細竹絲編成,竹皮一面和竹心一面正反編制,就著陽光一看,一邊是竹心底子上一個竹皮構成的侍女圖,翻過來,則是竹皮底子上一個竹心的侍女圖。
農村用的東西講究個皮實,這攤子上的東西明顯太精細了,估計不合鄉親們的口味。
李君閣又拿起一個筷筒,上面居然留皮雕著荷葉蓮花和翠鳥。
李君閣腦門子拉出三條黑線,對篾匠叔道“你這些玩意兒弄得太精致了吧。至于不”
篾匠叔嘿嘿的笑道“練手玩意兒,練手玩意兒。”
李君閣笑道“那我不跟你客氣了,這兩樣我要了,去看大姑跟大姑爺正合適。”
又給二姑選了一根席子,席子本身沒啥特別的,但是材料是水竹。
水竹性寒,傳熱快,編制的竹席是最上品。
二姑體胖,有些怕熱,這席子正好。
篾匠叔手里現在就真沒有糟踐貨。
李君閣臨時起意,啥都沒帶,這是打瞌睡遇到送枕頭了。
跟篾匠叔太熟悉了,也不好講價,直接跟他說道“昨天弄到一頭野豬,我這就不跟你開價了,等回家給你幾斤野豬肉。對了還逮到幾只小野豬娃子,先給養著,能活下來算你一頭。”
篾匠叔連連擺手道“那不成那不成,就給我幾斤豬肉嘗嘗鮮得了,不過這玩意兒我弄就糟蹋了,還得你來做。”
李君閣哈哈一笑說道“能不能養活還兩說呢,行了,改天我們再好好聊。”
先去了大姑家里,大姑一見到李君閣非常高興,拉過來就是一頓亂搓,說道“皮娃回來了,快給大姑看看。”
這時大姑父從里屋出來了,手里還抓著一支毛筆,笑著說道“皮娃回來了啥時候帶姑父去釣魚”
李君閣趕緊從大姑懷里鉆出來,說道“大姑父也喜歡釣魚了”
大姑說道“這不是你大姑父退休了嘛,天天沒事干,要不就在家里寫寫畫畫,要不就去盤鰲溪蹲著。”
大姑父說道“嗨盤鰲溪現在還能有啥魚,都給電魚的弄得差不多了。溪邊下的弄團魚的鉤子,那是比溪里的團魚多多了。我就是在那里瞎混。”
轉頭又對李君閣說道“還是你們那邊好。”
李君閣笑著說道“是啊,我們那邊魚多,老鄉們保護得好,逮到電魚的船都會給他弄沉。”
這還真不是說說來著,三省交界的地段,碧峰山上自古就是土匪窩子,民風一直都很彪悍。
說完又翻出手機,調出葫蘆溪釣大草魚的視頻給大姑父看,說道“您看,這是前幾天在葫蘆溪釣的。”
大姑父接過,摸出老花眼鏡,看得連呼過癮。
大姑又把李君閣拉過去聊天,問候家里情況。
閑聊了一陣,李君閣將竹扇和筷筒給了大姑和大姑父,不過筷筒換了個說法,改成叫筆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