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美食一條街,各種攤子都已經擺了出來,早到的食客都已經在呼朋引伴大快朵頤了。
缽缽雞生意爆好,還是王從軍事先跟老板打了招呼,這才留了一桌位置。
缽缽雞跟冷鍋串串有點類似,其發源地在有著著名大佛的嘉州。
所謂缽缽,其實就是粗瓷大罐,外面涂上紅黃釉彩,跟菜色本身一樣,充滿了鄉土氣息。
扁擔挑著缽缽走,只要滑掉一頭,另一頭失去平衡的重量,一樣保不住,所以蜀州有個老話叫“扁擔挑缸缽兩頭都滑脫”。
缽缽雞跟冷鍋串串的區別主要在湯料跟食材,串串用的是火鍋的底料,食材也是火鍋常見的牛雜為主的食材,而缽缽雞的湯底是芝麻油,紅油,藤椒油,雞油,雞湯,各色香料調成的蘸料,然后將雞身上的各個部位分門別類穿在竹簽子上,每串量都不大,再配上一些火鍋常用的素菜,也是切得薄薄的,雞湯中燙熟之后放在缽缽里由湯底浸泡入味,最后將缽缽端上桌子供人食用。
缽缽雞正不正宗,一是看湯料是否雞湯調制,雞是不是山上的跑跑雞,還有就是麻味是不是出自新鮮藤椒。
四月的藤椒果,由青而紫,玲瓏剔透。趁這個時候摘下鮮果,盛于陶缽,將熱菜油浸淋,輔以鮮芋荷葉、芭蕉葉遮蔽香氣。這樣的藤椒油晶瑩翠綠,麻而不膩,清香浸人。經常是幾罐子缽缽雞擺上街邊,香氣就能穿透一條街。
這味道跟干花椒炮制的花椒油有很大的不同,以鮮藤椒油拌和的缽缽雞,入口麻香清爽,而緊跟其后,還多出來一股來自山野間的寒涼,那種感覺比花椒油純粹的麻味更加豐富。
還要感謝冰箱這偉大的發明,讓新鮮藤椒得以保存,這才能讓缽缽雞在蜀州一年四季都能吃到。
一般正宗的缽缽雞店,還會搭配上用雞湯燙制的雞血生菜湯,或者是洗澡泡菜再配上雞湯冒飯,以滿足食腸寬大的顧客的需要。
至于其它菜品,恕不。就是這么拽
幾人坐下來,朱朝安是最高興的一位“哈哈哈哥哥今天終于可以放開吃了,以前每次來把我饞得喲”
小美也開心“這完全得感謝二皮,你沒回來之前,豬兒蟲那一身膘,都快把人愁死了來二皮哥,我先敬你一個”
李君閣跟小美走了一個,說道“小美啊,你還不知道我們李家溝添了新物事兒吧現在有溜”
朱朝安趕緊去捂李君閣的嘴,李君閣一手撐著朱朝安,一邊躲閃一邊喊道“現在有溜索了可以直上苗寨了”
朱朝安哭笑不得“有意思嗎老坑一個有意思嗎你倒是換八婆也坑一坑啊”
這是任曉芊也到了,拖凳子坐下,問道“坑啥呢誰又被二皮坑了”
李君閣覺得挺無辜的“為什么要說又說得我經常坑人似的”
阿音對任曉芊說道“芊芊姐,我們苗寨跟半山林場的溜索通了,現在可以搭溜索去苗寨了。”
說完對朱朝安說道“豬兒蟲,你是大功臣,來,這杯酒,我替苗寨的鄉親向你表示感謝以后你來我們寨子,就是我們最珍貴的客人”
任曉芊說道“真的啊你拍了視頻嗎快給我看看。”
阿音翻出手機打開視頻,三個女生腦袋湊到一起,任曉芊跟小美驚嘆不已,哇哦連聲。
朱朝安一臉憂心忡忡地看著小美,心中充滿了不好的預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