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舅留著帶尾巴的那扇后腿肉沒解,那是苗家給舅舅的專供,下午要帶下山去的。
只將不帶尾巴那邊給解了,又給李君閣介紹了其中秤砣、蓋板、黃瓜幾個部位。
說完后對李君閣說道“皮娃,這下都清楚了吧不過還有些部位,比如核桃肉,眉毛肉這些小地方,就不用講解了吧”
李君閣連連搖手“別別別,我最喜歡聽這個了,你再給講講”
大舅說道“呃,好吧,眉毛肉是豬胛骨上面的一塊重約一斤的瘦肉,肉質與里脊肉相似,只是顏色深一些,其用途跟里脊肉相同。”
“核桃肉則是豬臉上眼睛下方一塊瘦肉,豬張嘴閉嘴就靠它,這豬天天吃東西,這個部位算是豬身上最活動一塊部位了。一頭豬身上只有幾兩,城里人應該吃不著吧”
李君閣搖頭說道“別說吃不著,我估計聽過的都少。不過香鹵兔頭上的瘦肉,也就是這部位。”
這時阿音出來了,笑道“大家都在干活,二皮你又在偷懶”
李君閣撓頭笑道“我這里是在聽課呢得,監工的來了,唉這沒文化就只能干臟活累活,我洗腸子去”
大舅笑道“哎喲你可是大學生,你要是沒文化,我們不是都不會說話了”
李君閣笑道“這有沒有文化跟大學不大學還真沒啥關系,現在的大學里學的都是專業,說白了就是一門手藝,跨一個專業好多就是睜眼瞎,你現在拉一個大學生出來,除了畜牧專業的,能說清剛才你剛講的那些算我輸”
一眾人都哈哈大笑,大舅覺得很有面子,這皮娃哄老輩子還真有一套
將一盆子端到水溝邊,又拖來一條水管子,先用手將腸子里頭的豬糞擼出來,然后灌水沖洗。
等沖洗得差不多了,又加上鹽搓洗,讓腸壁的漿子都析出來。
然后又灑面粉搓揉,將漿子都吸進面粉里去,再用清水沖洗干凈。
這道工序得反復重復幾次,才能得到里外里干凈的肥腸和粉腸。
大舅端著一個筲箕過來,里面放著五花肉,瘦肉,肥肉,肺尖,肝尖,舌尖,大骨,龍骨,對李君閣說道“先弄一段肥腸跟粉腸給我,我先去把庖豬湯搞起來”
蜀州庖豬湯有時候是光指一道湯菜,有時候是指殺豬席,各有各的傳統。
夾川的傳統庖豬湯是必須將豬的各個部位熬一鍋湯出來當主菜,在配上其它部位的煎炒烹炸弄出的一道宴席。
李君閣將大腸小腸各選了一段扔筲箕里,讓大舅拿去做庖豬湯,自己繼續苦逼地洗豬腸子。
洗完站起來,感覺腰都酸了。
拖著裝大腸的盆子回去放屋檐下,怎么收放李君閣不知道,這事的妮媽媽來。
又拿了雙筷子回到水溝旁刮小腸,去掉漿粉只留腸衣,這是要用來灌香腸的。
這活是細致活,要先將小腸翻過來,兩根筷棱夾住腸衣,刮完洗干凈再翻回去,中間不能弄破。
弄完回到敞壩上,就見阿銅在沖洗敞壩上的糞便血水,小舅育爺爺在將大肉改小,妮媽媽在幫廚,大舅在做菜,歐奶奶在管火,阿音在將肉上鹽上香料碼缸子里腌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