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聲先起,大家拿起蘆笙和莽筒伴奏,大家圍著鼓坪跳起圈來。
寨老們先領頭,然后是輩分較高,聲望較隆的人比如阿沖叔阿音他們,最后才是全寨男女老少一起加入。
在芒筒、蘆笙伴奏下踩著節拍,圍著鼓柱跳舞,這叫“踩銅鼓”。
滿寨子就李君閣一個外客,只好跟在娃子們屁股后面傻笑著吆尾巴。
起初李君閣別手別腳,看不下去的娃子不是一個兩個,最后干脆都圍著他牽手示范。
跳了一陣,竄寨子的人才挑上擔子背上背簍,和守寨子的人告別,從寨子后面的石板路下八溝鄉。
山路彎彎,這一路二十里地也不短,隊伍拉得長長的,娃子們精力旺盛,還能跑前跑后的笑鬧,阿音跟李君閣并肩走在中間,李君閣挑著擔子,里面是糍粑,熏魚,糖酒香煙之類,這是送給阿音山下舅舅家的。
阿音拿出相機,不時給走在一起的人家娃子拍照。
八溝鄉今天就熱鬧了,四鄉八寨的苗家人都來了,場壩上擺了銅鼓,在那里叮叮咚咚敲得歡實,踩銅鼓的的人如山如海。
路過一個寨子人群所在,一位苗家老頭見到育爺爺就喊到“育老頭,你們懸天寨又來晚了喲”
育爺爺笑道“沒得辦法,路太遠了,老坎你們今年收成聽說要得喲”
那老坎爺看樣子也是一個把寨,笑道“收成其實一般,今年鄉里來人指導換了稻種,上了化肥,再打了幾回農藥,畝產上千斤了,其實也就跟漢娃們的地收成差不多。你們沒搞”
育爺爺看了李君閣一眼,對老坎爺笑道“我們跟你們比不得啊,我們那里天不管地不收的,又不歸你們黔州管,啥好事都輪不到我們。”
老坎爺面露得色,嘴里還在假謙虛“我們算啥喲,都是土里頭刨食,你看人家隆安寨那邊,聽說老扁頭今年組織了一幫子娃子去綿州一個大廠打工,拿回來的都是現錢聽說那些人家每家都多收入了五千多呢”
育爺爺看了看那邊正吹打得熱鬧的龍安寨一群人,說道“不對喲,現在出去打工,咋的都要拿兩三千一個月吧”
老坎爺說道“窮家富路,又凈是年輕娃子,花錢沒個章程,拿得多,拋灑得也多,能拿回家的凈錢,還能剩多少嘛”
懸天寨這邊的人一聽這話,就都拿眼睛瞅李君閣,個個都充滿感激之情。
老坎爺這才注意到站在阿音身邊的李君閣,說道“呀阿音是越長越水靈了,這位是”
育爺爺說道“這是山那邊的跑山娃子,李家溝的,叫皮娃。皮娃,叫坎爺爺。”
李君閣趕緊將煙打上“坎爺爺你好”
老坎爺將煙接過來,說道“跑山的那跟懸天寨就是一家了,咦,育老頭家的女娃怎么都喜歡跑山匠”
阿音紅著臉喊到“坎爺爺”
老坎爺哈哈大笑,擺著手說道“哎喲小阿音還生氣了對了要不你們就跟我們一處吧,大家熟絡懶得看老阿扁那嘴臉”,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