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戶叔趕緊擺手“這還真是人家唯唯發現的,我們倆蹲林子外頭,我逗了半天都沒見雞出來,想著挪開幾步再逗一逗,結果剛離開一會這雞就出來了。”
任唯唯笑道“獵戶叔也是功不可沒,他逗雞的手法太厲害了到時候肯定也要將他的名字加上獵戶叔還告訴我逗雞可以用3,等我回去也試試逗雞”
李君閣都無語了,電媒這玩意兒,跑山匠都用了多少年了轉念一想也對,這就好比洛陽鏟,還不是盜墓賊用得麻溜熟了才傳給考古工作者的,這還真是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兒了
今天的收獲對唯唯來說太巨大了,直到李君閣忙碌完躺下,還聽見唯唯在帳篷里翻來覆去地烙餅,這丫頭興奮得睡不著了
接下來兩天安排大致雷同,李君閣三人尋找合用的竹材,獵戶叔帶著任唯唯滿山亂轉考察鳥類。
吃的方面,除了每頓換著花樣做竹筍和麂子肉,涼拌筍絲,辣椒炒筒筒筍,白油玉蘭片,黃燜麂子肉,爆炒麂子肉,干煎麂子肉,配合各種野菜,每頓都弄得味道鮮美營養十足
魚簍里的小魚,泥鰍小鯰魚配酸菜做魚湯,鱔魚做了紅燒,蒜香,泡椒也是多種口味換著來。
每次抓到有甲的小魚就放鐵鍋上,文火焙成小魚干,用椒鹽和勻,裝成兩袋分給任唯唯和司星準做零食。
還將一條麂子腿切成薄薄的肉片碼好味,然后穿在長長的竹簽上面,插在火塘上風處,讓炭火將肉條熏烤成美味可口的麂子肉干巴,然后切成小塊裝了兩袋,也給任唯唯和司星準中途路上過癮。
要說起來,唯一的缺憾就是沒有水果了。
不過李君閣這兩天先后發現了兩處植物,一種是腳板苕,一種是萬根苕。
腳板苕分兩種,一種里邊是白色的,稱為“白苕”,一種里邊是紫色的,稱為“火苕”。
李君閣發現的是紫色的。
地面上是長著大心形葉子的藤蔓,葉脈和葉脈間有橫紋連接,地下是一個個古怪大腳丫一樣的塊根,一棵底下就有小十斤。
這玩意兒味道像山藥,不過香味更濃郁,切開粘液更多,口感比山藥粗糙。
淀粉多的農作物比如紅薯,土豆,芋頭,山藥,李君閣都不太喜歡吃,唯有腳板苕是例外。
所以這兩天,清炒火苕片,火苕燉湯,甚至火苕稀飯,李君閣也換著花樣做了不少出來。
萬根苕的發現就更古怪了,這玩意兒是南美洲品種,近年來川滇黔也在廣泛種植,卻不知為啥會在這人跡罕至的深山里也能找到。
這玩意兒莖干粗壯葉子軟,說是苕,其實是菊科。
挖出來底下是一圈長條蘿卜一樣的塊根,送到超市里有個好聽的名字雪蓮果。
一般都是當水果生吃,算是彌補了冬季山上沒有水果的遺憾。
這東西味道就像蘿卜,不過甜味更濃,辣味更淡,太合經常生吃蘿卜的唯唯的北方口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