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伯說道“白塔原來叫江岸浮屠,建于嘉慶,歷時十二年,是官府主造,鎮定風水用的。塔上兩塊石碑文字我都還記得,一塊是裕縣富民,一塊是振拔人文,這塔的身份其實通過兩塊碑就知道得清清楚楚了。”
“相傳當年夾川地處兩河之間,形如一片竹筏,因此修了這個塔,意為纜樁,能將夾川縣定住,其實真正的現實意義,類似于航標而已”
“不過民間附會又有另一個說法,那里長江是不是彎成了一個大灣傳說長江兩對岸鄉民不和睦,對岸有座墳風水好,老出大官,欺負對岸的鄉親,因此對岸一賭氣合力修了這座塔,所謂水如彎弓塔似箭,射倒對面王巡按,哈哈哈,也算是一個姑妄聽之的傳說吧”
說罷又指著馬街子下面一塊巨石說道“那里還有四個大字還我河山,是當年抗日戰爭時期馮將軍來夾川募捐,號召抗日的時候,感于夾川士紳老幼踴躍捐款,欣然提筆留下的。”
李君閣大為欽佩“老伯您太厲害了四五十年過去了,老夾川的典故您都能記得清清楚楚,那白塔上的銘文我都不知道呢。”
老伯苦笑道“雖然幾十年過去,可這故鄉的山水,時常都出現在我夢里,想不記得都不行啊唉,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啊”
李君閣牽手安慰“老伯,回來了就好啊,盤鰲鄉跟李家溝,除了荔枝林子,變化不大,您兒時的記憶,應該都能找回來。”
五溪一號轉入五溪河,老伯繼續絮叨這這條河的故事,講當年老家的傳說,講老輩兒生活的艱辛,聽得所有人都唏噓不已。
船過盤鰲鄉,老伯就沉默了,眼睛里閃動著淚花,不住的打量著兩岸,似乎恨不得將一切都帶進心窩最深處去。
等到李家溝出現在遠處,老伯就堅持要在老碼頭大榕樹那里上岸,仿佛要把當年的記憶一點一點找回來。
沿著石板路往上,路過二毛家的小超市時,二毛的爺爺李良佐正出來吆雞娃,一看見老伯就喊“遠娃子哈哈哈你是遠娃子我的天老爺你可算是回來了”
老叔緊走兩步,牽起李良佐的雙手,喊了一聲“小幺叔”,臉上是笑,眼淚卻下來了。
兩人雖然差著輩分,又已經出服,可年紀差不多,小時候也是玩伴,見面就透著親熱。
這是李思信跟二毛也出來了,說道“喲皮娃,把你老叔老哥接回來了”
大家又連忙過來見禮,李良佐在老伯的肩膀直揉搓,眼里也保不住淚,說道“遠娃子啊遠娃子聽說你都跑到地球那頭去生根了,你說你跑那么遠干求啊”
老伯赧然道“是跑的有點遠”
李良佐淚還沒收呢,又哈哈大笑道“也不打緊,這不是也回來了嘛,咱哥倆這是四十多年沒見了喲你不知道這人老了啊,時不時地就夢著小時候,每次都有你啊誒,這是你外國媳婦吧”,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