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工藝改良
表哥說道“將砂罐擺進去,大的放中間,小的放周圍,就形成了一個土丘形,這樣饅頭蓋子才能蓋得上。”
然后接著說道“一個灶眼上頭可以放三十來個砂罐,一般燒八九分鐘就可以了,這火候全靠眼睛看。”
說完對李君閣說道“這批差不多了,你們讓開一下。”
李君閣拉著阿音后退幾步,表哥用鉤子將火窯的罩子挑起來,頓時熱浪滾滾撲面而來,嚇得阿音“哎喲”一聲又往后退了一段。
李君閣看著窯口里燒得發紅的砂罐說道“燒窯可是個苦活路,冬天還好點,可以在白天點火,人也不是那么難受;要到了夏天那就受罪了,熱死人不說,還只能夜里燒,那就惱火了”
就見表哥將一個個罐子勾到另一個窯眼上,說道“這邊這個眼叫釉眼,是用來上釉的。”
阿音又不明白了“這釉水一滴上去,砂鍋不全炸了”
表哥哥哈哈大笑,就跟聽見了什么好笑的事情一般,說道“你接著往下看就行了。”
將罐子擺好,表哥往釉眼加了些鋸末,然后從一個孔里往窯里加了些半生的松枝,一股青煙頓時冒了出來。
然后表哥又將饅頭蓋子挑起來蓋上,過了兩三分鐘后說道“好了。”
阿音想了一下,突然跳了起來“我明白了我明白了這釉料不是液體,其實是松煙是吧”
表哥說道“對嘍阿音真是聰明”
說完揭開蓋子,果然釉眼里邊的砂罐一個個都變成了黑青色,表哥將又用長鋼筋將一個個罐子挑出來,對方在窯邊,任由它們慢慢冷卻。
李君閣走出棚子,在屋角撿過來一個燒廢的罐子說道“阿音你看,罐子上釉之前是土黃色的,跟大家平時看到的煤砂罐是兩回事。”
表哥解釋道“其實就是給砂罐表面滲上一層碳,增加強度,堵上孔眼,耐高溫,抗腐蝕,不氧化,不變色,不與食物藥材中的各種物質發生化學反應,方便使用和清洗。”
阿音又搖頭感嘆“打死我也想不到這種辦法這么簡單的一招,就能解決這么多的問題祖先實在是太聰明了”
李君閣笑道“也不用妄自菲薄,說不定也是從經驗中得來的,拿泥巴燒制器皿,我們中國人可是大行家”
阿音又對大舅說道“大舅,我看那邊還有好多器形,都是干啥的啊”
大舅拿手指指點“這是高罐,燒水用的,這是甕口罐,煮飯用的,這是扁罐,炒菜用的,這是牛頭罐,煮茶用的,還有這是飯甑罐,酒甑罐,壺罐,”
林林總總,有的沒有的,說了二十多樣出來。
阿音問道“大舅,你這手藝是跟誰學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