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耳的引磬聲起,僧值帶領僧眾一齊念供養咒,還要向寒林餓鬼施食。
施食時要由敲梆和云板那位僧人用飯勺盛著幾粒飯走出齋堂,向左側的寒林臺位上撒去。然后默念“大鵬金翅鳥,曠野鬼神眾,羅剎鬼子母,甘露悉充滿。唵,穆帝莎訶”
之后才能開始用餐。
除了李君閣還在好奇地左顧右盼之外,其余人都低頭順目,等待齋飯開啟。
不過用齋的基本規則李君閣還是知道的,特別是肅靜,也就是止語這一條,那必須守得牢牢的。
齋飯很簡單,素油燴蘿卜片;青菜和蘿卜纓切碎后鹽漬,再擠掉水分清炒;剩下就是豆花飯了。
僧眾們吃的豆花飯,蘸料就是醬油和一點香油;李君閣他們的,為了照顧善信的口味,法王寺的調料倒是按六合豆花飯的基本配置,生菜油蔥姜蒜糍粑海椒配齊了的。
不知道是不是春節大魚大肉吃太多的關系,李君閣覺得這頓素餐太合胃口了。
蘿卜很甜,軟中帶一點點滑,一點點脆,青菜清香,豆花更是綿中帶韌,吃得李君閣暗呼過癮。
齋堂吃飯有規矩,把碗中的飯或菜吃完,需要添加時,就把飯碗或菜碗推向桌前,行堂僧就來添加;若不需要添滿,則用筷子指示一下,指到需要的位置,行堂僧就給你添到那個位置。
李君閣吃得上癮,推了一次,行堂僧過來添了,吃了覺得還不過癮,又推了第二次。
等到推到地三次時,三分之二的人都已經吃完了,僧值站起身來,合掌,響磬,然后大家都站了起來。
啥意思這是不讓吃了李君閣莫名其妙地也只好放下筷子跟著站了起來。
接著大家開始念結齋偈,念完之后,有兩個還沒吃完的僧人又坐了下來接著吃,李君閣這才放心了,也跟著坐下來開開心心吃起來。
果山師傅不地道,這就是不準我再推第四次了,李君閣默默地腹誹道,他也沒細想自己這已經是第四碗了。
用餐完畢,李君閣也有樣學樣,自己到洗碗臺把碗筷洗干凈后放歸原處。
被譽為“近代以來最偉大的歷史學家”英國歷史學家湯恩比說“能夠拯救世界的只有中國的儒家思想和大乘佛法。”
這話李君閣不敢認同為絕對的真理,但是今天跟果山師傅一席話談下來,卻也感覺得佛家教義頗有可取之處。
放好碗筷出來,一行人都在屋檐下的魚梆底下等他。
李君閣不好意思地擦了擦嘴“呵呵,齋飯太好吃了,一不小心多吃了幾碗。”
果山師傅笑道“禪宗里有則故事,有個人問慧海禪師禪師,你可有什么與眾不同的地方慧海回答有。那人又問是什么呢慧海回答我餓了就吃飯,困了就睡覺。那人又問這算什么與眾不同的地方,每個人都是這樣的,有什么區別呢慧海回答區別在于,我吃飯的時候只是吃飯,睡覺的時候只是睡覺。哈哈哈,皮娃,剛才看你那樣子,和慧海禪師有一比喲”
阿音拍著雙手,笑得腰都直不起來了“嗯二皮剛剛吃飯的時候,肯定啥都沒想,吃在當下”
李君閣拍著肚皮說道“別說,吃了一個春節的大魚大肉,今天這一頓齋飯,還真有點今日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的滋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