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情李君閣,阿音跟吳志秋都幫不上忙,只能在山腳下看著大家有說有笑地邊聊天邊干活。
李君閣看著沉寂多年后又重新熱鬧起來的秧田,不由得想起了小時候那篇課文。
水田是鏡子,照映著藍天,照映著白云,照映著青山,照映著綠樹。
農夫在插秧,插在綠樹上,插在青山上,插在白云上,插在藍天上
拍著還在吃豬兒粑的吳志秋的肩膀,李君閣嘆氣道“還是沒趕上啊要走綠色生態農業的路子,就沒法使用原有的旱育秧技術;沒有旱育秧技術,就沒法工廠化育秧;沒法工廠化育秧,就沒法使用秧盤;沒法使用秧盤,就沒法上小農機;沒法上小農機,人就只能受累”
阿音在旁邊說道“只有走綠色生態的路子,稻田才不受農藥化肥影響;不受農藥化肥影響,才可能稻魚結合;要稻魚結合,田里必須有壟有溝;有壟有溝,這拋秧就沒法施行;除了小農機,便只能人工插秧了。全都是一環套一環的啊”
吳志秋接著說道“還有國家對小農機補貼力度大,一臺手扶式插秧機兩萬元,國家就補貼一半,然后縣里補貼三千,廠家再從國家那里拿兩千補貼,讓利一千五。一千畝的稻田,每畝耕地國家補貼五十,都購買十臺手扶式插秧機了。媽蛋都是綠色生態水稻旱育秧技術拖了后腿,只能眼睜睜看著鄉親們受累,今年老子就算拼死拼活,也要將這項技術搞出來”
李君閣說道“這些都還是其次,大不了我多給鄉親們一些工錢。主要還是我李家溝人力不夠。現在是我們的大建設時期,剛在農活上累死累活后,馬上又要投入工地建設,任誰都不是鐵打的。志秋,你任務艱巨啊”
吳志秋看著山坡上辛勤勞作的鄉親們,狠狠地點了一下頭“我明白你放心”
聊完這些,李君閣又去到哥大試驗田,挽起褲腳下水,和五人組一起插秧。
幾個人沒一個是莊稼把式,撅著屁股干得熱火朝天,就是活沒法看。
李君閣跟他們建議,說干脆我們玩拋秧吧。
白嬸直起腰來扭了兩下,感覺腰都快不是自己的了,一看鄉親們都在插,搖頭道“不,我們要像鄉親們那樣干”
得,當我沒說,干就干
為了轉移幾人的注意力,李君閣一邊插秧,一邊跟他們聊天。
“其實插秧這門活路,還蘊含著我們中國的一些哲學思想在里邊。”
這下白嬸來興趣了,手里不停,嘴上問道“哦還有這樣的事情皮娃你跟我們說說呢”
李君閣說道“法王寺你們已經去過了吧法王寺進山門后就能看到一尊彌勒菩薩,就是長得肥肥胖胖挺著個大肚子,笑瞇瞇的那位。”
“我國民間傳說,這位菩薩經常化身一個胖大和尚,手提布袋在世間行慈化世。有一次見到農夫插秧時,心有所感,于是便做了這一首詩勸諭世人。”
“有道是手把青苗插野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心地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手把青苗插野田,描寫農夫插秧時的情形。”
“低頭便見水中天,說的是插秧的時候需要彎腰低頭,卻正好能見到水中倒映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