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閣開始還耐著性子等了一會兒,結果許思大呼小叫,直接叫李涵秋架起架子,兩人就在那里畫起寫生來了。
李涵秋抱歉地看了一眼李君閣,吐了下舌頭說道“二皮,沒辦法了,老大有命,你自己先去見果山師傅吧。”
得,李君閣也拿他們沒辦法,直接去找果山師傅,順便商量放生的事情。
來到禪房,將茶具拿出來給果山師傅看了,果山師傅泡起一壺茶,添杯子里看了看茶色,又放鼻下聞了聞,輕呷一口,說道“好壺這茶味比普通茶壺泡制的又香濃了一成。”
李君閣笑著道“我可喝不出來,不過既然您說好,那就肯定是很好了。對了,山門口還有一對惡客,正堵著門畫畫呢,師傅你可得多擔待擔待。”
說完將李涵秋和許思的來歷一說,果山師傅也是哈哈大笑,說道“這許施主可是難得,這叫赤子之心啊。”
李君閣說道“要是這許老大喜歡上了你法王寺,接下來幾天可能都要叨擾,那就麻煩果山師傅你了。”
說完又道“我跟他聊了一陣子,這人似乎天賦極高,可理論水平似乎跟不上。聽他的意思,很多表現方法他知道運用,卻說不出道理來。你多跟他聊聊這方面吧,三教對自然和藝術都有一定的闡釋,希望可以對他有所幫助。”
當天晚上又蹭了一頓法王寺的齋飯,李君閣帶著李涵秋回李家溝。
許思還真不想走了,又畫完一幅寫生后,就跟果山師傅留在禪房里邊一把松子兩杯茶,這是要聊通宵的節奏。
四月初八轉眼就到,五溪一號加開了兩班,將善信們都接了過來,大家在久長居下河灘上集合。
兩船魚苗,也由馮正監押了過來,早早停在了五溪河中央。
河灘上的人群越聚越多,連很多不信佛的鄉親們,也放下手里的農活趕來了。
李家溝本地的特種魚,李君閣也用靈泉催化了一萬尾,準備一起加入放生儀式。
這個事情奶奶很上心,親自指揮在祠堂前壘砌灶臺,泡豆子,磨豆漿,現在正在和村子里信佛的老姐妹們一起,燒豆漿點豆花蒸米飯。
旁邊的幾張小桌上,調料碟子事先就打好了,堆成了一個個好看的方尖塔。
今年的菜油剛榨出來幾天,于是就用生菜油糍粑辣椒的調料,這也是夾川人喜歡的口味。
果山師傅今天披上了袈裟,模樣與前向老農一般的做派有所不同,算得上法相莊嚴。
在五溪一號到來之前,果山師傅先在祠堂前面,為司星準一行舉辦了電視劇開機儀式,然后才趕到水邊,引領一眾善信進行放生儀軌。
放生這事情來自一個佛教故事,相傳佛主釋迦摩尼的前世為放生的魚念寶髻佛名號,魚群壽盡后轉生為三十三天子,其后皈依佛門,得大解脫。
這儀軌還相當復雜,步驟多達十六七項,唱贊,稱圣,念咒,請圣,懺悔,皈依,念佛,回向諸多法門,不用細說。
一項項儀式舉辦下來,李君閣站在人叢之中,發現剛開始還嘻嘻哈哈的人群,漸漸臉上也多了一絲虔誠之色,一個個低眉順目恭敬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