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章古代工科狗的悲哀
李君閣叫梁慧麗取來筆墨,準備將甘棠道碑拓下來給四爺爺研究。
一邊拓字,一邊還奇怪“這字好熟悉,總覺得在哪里見過呢”
一說起這個,梁慧麗,阿音,大師兄和孫老都覺得在哪里見過,一時卻又都想不起來。
這時許思和李涵秋也聞訊趕到了,許思一見這字就說道“咦,這個井字,還有這個三字,跟小廣場上那口井兩邊的字跡差不多呢”
李君閣他們這才恍然,那口井,看來就是碑中所說的義井了,井邊“文章美酒三日醉,心田古井一般清”的對聯,估摸著就是這位林舉人的手筆
想到長期擱置在井邊的水瓢和粗瓷大碗,李君閣才是既感且佩,雖然當年的人物和典故已經掩埋于悠長的歲月之中,可義井的傳統卻被鄉親們繼承了下來,千年以降,從未改變和忘卻
當天晚上,李君閣將拓片帶到祠堂,跟四爺爺一起翻閱和李家溝相關的古籍。
啟修公的身份已經確定了,正字輩往上,那一代的族長是李方亭公,名聲不顯,一生都在盤鰲鄉李家溝兩處打轉。
想想也是,光修這條路就花了二十年,古代的人生有幾個二十年
確定了啟修公的身份,兩人還想把甘棠故徑堙沒的原因找出來。
四爺爺戴著老花眼鏡翻著一本資料說道“皮娃,你來看這個,原因應該就在這里了。永樂壬子年秋,地動,五溪齊漲,漂沒屋宇,水去,平淤五尺有奇。,看來是一場大地震引發了山洪,帶來的泥土把甘棠故徑埋掉了。”
李君閣想到去安放紅外攝像機的時候,撿到山驢子那地方,那是一片垮塌的大山巖。還有尋找羚牛的時候,見到的那道撕裂的山谷和里面的鹽堿地。若有所思地點頭,看來地震確有其事。
四爺爺繼續往下讀“再看啊,李氏子清源素憊頑,好大言,不務稼穡,鄉人多恥之。喲,這小子跟你脾性很像啊”
沒有理會李君閣的白眼,四爺爺哈哈大笑,繼續往下讀“是時道路淤絕,鄉人苦甚。清源請其父曰吾能為之,兩百金可立就。,姑試之,則燒石以為灰,投之淤潦,泥騰如沸,三日可過牛馬,期月功成。鄉人大奇,歌以誦之,曰憊賴子,何成恥,信手為,惠鄉梓。是也。惜其方今已不具。”
李君閣手扶腦門“這就是古代工科狗的悲哀啊,這明明是一玩混凝土的大拿,結果一句燒石為灰,一句其方不具,當龍門陣擺過就算完事,耽誤了多少好東西啊”
四爺爺擺著手道“都過去多少年了,你現在在這里糾結有啥用不過事情算是搞明白了,甘棠故徑的埋沒是山洪造成的,然后有個本家祖宗叫李清源的,為了速成,在泥地上搞了一把混凝土,直接將故徑埋下邊了。”
李君閣又搖了搖頭,甩開頭腦中的遺憾,笑道“不管怎么說,大好事啊烏金米收下來賣的錢,我是有大用的。梁丫頭趕鴨子上架,挖了個兩千萬的坑給我填。現在好了,石料可以用原來的石料,最多再修修補補,所費應該少很多了。四爺爺,這是不是就是天道酬勤啊。”
四爺爺一副不想跟小白聊天的樣子,揮著手道“這話的原意是你只能用勤勞來回報上天對你的恩賜而不是反過來你是多久不讀書了啊先去把這句詞的來歷搞清楚,然后寫個三千字的文章,明天給我送過來。”
李君閣傻眼了“四爺爺,不帶這樣的,我就是順口一說而已。你看我現在這么多事情,五百字可以不”
四爺爺點點頭“可以的,五百字的話,那就寫駢文吧。”
李君閣狼狽奔逃“得得,三千就三千,跟你討價還價就沒落過好”